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洪灾里的佛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高永泽
2011年10月28日12:10

  留守的人

  邦巴通是曼谷北部的一个县,也是不断肆虐的洪水最近占领的一个地区。由于不放心家里或者回家取东西,有些灾民还是想办法回家看看。

  从安置点到灾区的路并不好走。从市区到邦巴通,需要先搭顺风车。过路的皮卡,或者挂有“为了救助灾民”字样的车辆,问清方向后都可免费搭乘。

  从曼谷市区到邦巴通的公路上,停放着一望无际的车。包括私家车和出租车都停靠在公路的应急车道上,泰国政府之前的救灾通知允许车辆这样来躲避洪水。但洪水袭来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原本停在高处的汽车也被迅速上涨的洪水淹没,10月初的大城府,就有很多车主因此遭殃。

  皮卡车一路前行,直到遇到水深的地段,就只得换乘底盘更高的车辆。路面的蓄水深浅不一,普通的车辆在此行驶没准就陷入水坑里抛锚。

  然而,这样的路况,并不能阻止这条通往灾区的生命线正常运行。在一辆装有吊机的大货车上,二十余人带着物品准备回家探望。

  “水已经淹了一楼,妈妈和外甥还住在二楼,家里还有3只狗要照看,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多等洪水退去重换家电了。”华人女孩切莉是这批乘客的一员,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家里的遭遇。

  当然也有很多人担心财物和安全。“这也担心,那也担心,不如死了算了,有吃有住,现在已经很不错了。”车上一位灾民打趣说。

  大多数泰国人的住房都是两层,一楼被淹,就住二楼。“昨天晚上还住一楼,今天就只能住二楼了。”44岁的桑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是县城里的修理工,刚从临近的救助点领完食物和水。

  桑坤领取食物的地方,在县城的主干道边上,这里早已成为水乡泽国。水中的一辆长拖车上,十多人在煮饭。正是中午时分,车边开始排队分发食物,50克米饭,40克猪肉,是一份灾民的食物。另外一辆军车上,人们可以领到救灾的“生活装”和饮用水。

  “家里4口人,已经准备了生活的必需品,我们不打算去安置点,这边还有4只猫要照顾。只是现在工作也不能做了,只能在家里烫烫衣服。”桑坤说。

  除此以外,桑坤寄予希望的是政府的救助。他曾经拨打政府的救灾热线,得到了政府送来的生活用品。

  但是,问题还有很多。此前有消息说,湄南河上游有100头鳄鱼丢失。

  “他们(灾民)可以打电话报告周围的情况,包括需要的食物,以及是否有鳄鱼。”曼谷法政大学学生、救灾指挥中心志愿者刘秀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指挥中心办公室里放置着一百多部手机,每一个代表一个灾区。

  由于泰国家庭用瓶装水煮饭,不少灾民会出门到商店买水和食品,但这些已经难以供应。

  “这里的水和鱼罐头,早都卖光了,现在又没人送货。”洪水已经堵住门口的华人商店店主杨阿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灾区里一片忙碌。准备转移的灾民在公路上等车,一批批灾民携带行李和宠物,坐上开往曼谷的顺风车。似火骄阳下,正在等车的灾民他那萨姆的短裤湿了半截,手里的小本也被浸湿了。他那萨姆微笑着翻开小本子,拿到阳光下晒。这个小本本,是他从被淹的家中取回的存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