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广东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低收入群体成服务对象

2011年10月31日10:33
来源:南方日报

  粤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居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郭珊)记者昨日从省文化厅获悉,从今年起至2015年,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到2015年基本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珠三角地区有望于明年前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全省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多平方米,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广东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总量已处全国前列。

  “三馆一站”明年3月底前全部免费开放

  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表示,省文化厅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惠民摆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各地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取得了实效。例如,东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镇、村三级投入资金共70亿元,构建起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山市已提前完成农村文化室全覆盖工程,市财政将从2011至2015年,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文化名城建设。

  与此同时,各地“新地标”重点文化设施项目也常抓不懈。广州市越秀区将投入4亿多元,把五仙观和南粤先贤馆建设成为浓缩广州历史和广府文化的崭新展示平台。深圳福田区计划投资5.4亿元,打造10万平方米(约20个)“安托山博物博览馆群”。投资达1.15亿元的佛山南海区博物馆,将于2012年建成对外开放。

  根据广东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目标,今年年底前,全省要基本实现免费开放,有特殊原因的单位最迟在明年3月底之前完成。为保证“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省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县、镇两级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免费开放给予奖补。

  低收入群体成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对象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环卫工等低收入群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切实推动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解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成为我省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

  为了鼓励企业厂矿为员工设置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服务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深圳福田区出台了集体股份公司文化设施基建补贴政策,凡集体股份公司自建公共文化设施的,由区政府补贴49%,这一做法撬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基础文化设施。

  此外,今年省文化馆在省文化厅关工委、省公安厅关工委和越秀区关工委的支持下,为40多户困难干警、烈士和牺牲干警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免费办艺术培训班。在该馆的影响和推动下,广州、中山、珠海、云浮、湛江、茂名等地市也先后举办了这类培训班。

  中山市群艺馆为低保人士、困难家庭、外来员工子弟提供免费艺术培训,受益者达6万多人次。

  已经免费开放的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等单位,在参观人流量大幅增加的压力之下,坚持不断细化惠民服务,如设置“流动咨询岗”、提供免费轮椅、婴儿车、存物柜、针线包、雨伞、老花镜等。中山图书馆推出“图书馆游”活动,带领读者体验图书自助借还等人性化服务。

  创新文化惠民方式

  方健宏还特别提到,东莞、佛山、深圳等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都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大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探索创建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文化惠民”为宗旨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

  例如,东莞将重点实施“市民购书、财政补贴”项目,凡参加东莞社保的人员都可享用购书补贴。东莞的“爱心电影卡”试点工程,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购卡”的形式,每张卡收费1元,由企业统一购买、免费发放,员工凭卡到指点电影院免费观看电影。目前,首批发放爱心电影卡5000张,计划全年放映电影100场,条件成熟后将向全市推广。具有重要文化含量的民办博物馆,还可在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获得优惠扶持,这些措施有力地激发了当地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热情。

  深圳福田区调剂使用政府物业与面向社会购买、租赁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解决“广为文用”场地问题的新模式,争取于明年实现辖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街道、社区”覆盖率“3个100%”。

  为了吸引市民走进剧场,佛山南海艺术剧场从2009年以来一直实行“政府补贴、市场运营”的模式,为观众提供高品质、较低价位的艺术演出节目,获得市民好评。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