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80后硕士弃清华当书记 工作方法“潮”遍南宁

2011年11月02日09:29
来源:广西新闻网

  “80后”党支书的“潮”人“潮”事 开展工作运用“潮”法

  27岁的“80后”,9年党龄的“资深”党员、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南宁市江南区团委书记、江南区机关工委党支部书记……这些贴在梁友身上的各种“标签”,让人有点好奇,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熟悉梁友的人向记者介绍:“他年轻、热情、肯干,还很潮。”

  清华硕士成了南宁“友哥”

  记者面前的梁友外表并不“潮”,牛仔裤、白衬衣,脸上架一副眼镜,随意中带点斯文。可了解他做的事,就会觉得这个“80”后党员做的事情很“潮”。梁友第一件让人“跌眼镜”的事,就是舍弃清华大学的教职岗位来到南宁。

  200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梁友留校担任清华大学水利系研究生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可同年9月,他就离开安逸的校园来到南宁。“其实我早就和南宁结缘。”梁友笑着说。2007年读研究生时,梁友和几十名同学来到广西进行社会实践,他挂职了一个半月的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镇长助理。虽然呆的时间并不长,但梁友充分感受到,广西发展前景非常好,“是个适合做事的地方”。于是,毕业后有合适的机会,他义无反顾地“南飞”。

  24岁的他来到单位,一身书卷气,大家都很客气地称呼他“高材生”。“说实话,听了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说明大家还没有真正接纳我。”梁友坦言。

  几年下来,梁友已经和大家打成一片。由于做团的工作,他是不少大学生的“友哥”,现在,同事、朋友,甚至单位领导,都会拍拍他肩膀,叫他一声“友哥”。

  为农民工开展亲子活动

  在大学时,梁友每个周末都会到北京的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他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工子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来到南宁后,他延续着大学时的情结。

  父母整天在外忙生计,农民工子女放学、周末时间无人看管,“放羊”一样到处跑。梁友组织动员“江南区志愿者联合会”,为农民工子女长期举办“四点半课堂”,每周六、日和寒暑假免费开设英语、语文等课外辅导班和舞蹈、书法等兴趣辅导班。两年来,“四点半课堂”已覆盖江南区14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累计开设课堂400多班次,受助农民工子女8600多人。

  农民工早出晚归,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梁友专门组织“亲子妈妈团”的活动,在晚上和周末,邀请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起来听讲座、聊天、做游戏。一名家长参加几次活动后,拉着梁友连声说“谢谢”。原来,她以前和儿子一天说的话数得清字数,通常就几句“回来了”“作业写完了没有”。参加几次活动后,儿子爱和她聊天了,在学校上了什么课、看到什么新鲜事甚至受了委屈,都会和妈妈说了。

  为减少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梁友发动社工与100多名重点辅导对象“1+1”结对帮扶;把12355“陪伴成长”家庭教育讲坛“请”进“城中村”,陪伴农民工子女成长……

  梁友说:“农民工子女成就着我们的未来,关注他们就是在赶潮流。”

  开展工作用“潮”法

  喜欢上网、喜欢聊Q、喜欢网购……梁友和所有“80”后一样,喜欢新潮时尚的生活。而他的工作方式,也同样很“潮”。

  江南区团委长年开展多项爱心公益活动,仅凭梁友一个人招呼不过来。于是,他召开“爱心项目招标会”,把“四点半课堂”、“1+1”结对帮扶、“艾滋病宣传”等15个公益活动进行公开招标,让61个社团进行“PK”,把爱心项目“包产到户”。

  街舞大赛,吸引几百名街舞爱好者“舞林”争霸;“江南读书人”读书交友活动,让更多年轻人闻一闻书香;江南区青年足球比赛,青年农民工也来参赛……梁友笑着说:“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员,想让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这名年轻的党员,通过几年的苦干,也先后收获了江南区先进工作者、江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南宁市优秀团干、南宁市“十佳团干之星”、广西优秀团干等荣誉。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