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秦公古墓被盗掘案披露 盗墓贼用脚步测算绘图纸

2011年11月03日08:13
来源:法制日报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部分文物。文物工作者认为,秦公六号大墓中的文物应与其类似。刘虎摄


  破案现场

  本报记者 台建林

  本报通讯员 阮仕宏 胡骥

  案发地点:陕西省凤翔县

  案发缘由:文保人员巡查时发现秦公6号陵园内惊现盗洞

  陕西省凤翔县古称“雍城”,是秦始皇先祖们当年的建都地之一,从秦德公起至秦献公止,秦国在此建都长达294年。

  秦公陵园是1976年村民取土发现夯土层后经文物部门勘探出来的,有14座分陵园,其中有21座“中”字形大墓(属诸侯王级别),还有大量中小陵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此历经10年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为目前我国考古发掘的最大古墓,有专家认为墓主是秦景公,目前已经被建成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陵园千年古墓惊现盗洞

  2011年6月4日上午9时左右,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文保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管护区巡查。随着巡查深入,在一片尚未收割的麦田中,散落的烟头、电线、卫生纸、木条等物引起了文保人员的警觉。再仔细一看,文保人员发现一处盗洞,且深不见底!而盗洞周边堆放的白膏泥表明,这个盗洞已经通达墓室。这个发现令文保人员大吃一惊,因为该盗洞正处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秦公6号陵园内。

  公安、文物部门随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盗洞周围堆有大量黄土及白膏泥。经文物部门判断,地面上残留的长短不一的木条正是椁木。公安人员判断,这个直径约为0.4米、深达19.6米的盗洞是由盗墓贼用炸药爆破挤压泥土形成的,在洞口附近发现的电线可能就是雷管引线。

  为确定是否有文物被盗掘,在安全绳的保护下,现场人员冒险进入盗洞,发现盗洞直抵主墓室顶部的椁木,椁木虽遭切割,但并未穿透,墓内文物才得以保全。

  记者后来获悉,为了防止墓葬再次遭到破坏,两台农用三轮车运了十几车土,才把盗洞完全填埋。

  “黄肠题凑”现墓主身份

  据当年一位主持秦都雍城考古工作的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雍城遗址上共有秦公陵园14座,在这14座陵园内分布着21座“中”字形大墓,这些“中”字形大墓被认为是曾在雍城执政的21位秦公之墓。此次遭盗扰的大墓应是位于6号陵园中的15号大墓。秦公6号陵园内有包括15号大墓在内的“中”字形墓葬两座,“甲”字形墓葬一座,“目”字形墓葬3座及大量小型墓葬、车马坑等,总面积26.4万平方米。

  1985年冬,考古人员初次探明了秦公6号陵园15号大墓及周边墓葬的基本情况。2009年至2010年,考古人员再次对秦公6号陵园进行复探,确定了以15号大墓为核心的秦公6号陵园整体布局。

  15号大墓为“中”字形带耳室墓葬,根据该墓的形状判断,这座大墓应为秦公墓葬。而此次阻碍盗墓贼盗窃陪葬品的椁木“黄肠题凑”(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由黄色的柏木堆垒而成的框形结构,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恰恰印证了考古人员对墓主身份的判断,但墓主究竟是哪位秦公、墓葬内有哪些陪葬品、该墓在历史上是否遭盗扰等情况尚不得而知。

  与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相比,除了在墓道长短与总面积上有差异外,15号大墓的东墓道上还有两个耳室,这是一号大墓所没有的。这位专家介绍,由于墓葬修建过程较长,其间又有许多仪式,耳室可能是用来存放举行仪式所需的物品及陪葬品的。此外,考古人员还在15号大墓上方发现了建筑基址的痕迹,这应该是安放墓主牌位,以供后人祭享的享堂遗址。

  据悉,目前文物考古部门对于重大墓葬一般采取的是只勘探不发掘的保护方法,加之此次遭盗掘的墓葬并无文物丢失,所以不会对这座大墓进行发掘。

  “捞一笔”为自己捞来手铐

  鉴于此案的严重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经大量排查,9月中旬,案情获得重大突破,专案组初步锁定河南省三门峡市的6名人员有作案可能。

  10月12日夜,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犯罪嫌疑人张某、任某、南某3人落网。

  经审查,3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供出姜某、叶某等同伙。10月19日,姜某在宝鸡市金台区被抓获。叶某等其余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

  经审查,宝鸡籍嫌疑人姜某为此案主谋。在姜某的组织策划下,张某、任某等河南籍嫌疑人具体实施盗掘活动。

  2010年年初,曾参与过盗墓活动的姜某动起了盗掘秦公大墓“大捞一笔”的念头。为此,他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在了解熟悉了古墓葬特别是先秦墓葬特征等情况后,又前往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踩点”,对博物馆内的雍城遗址沙盘模型进行拍照,用脚步对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进行测量推算,记录下大量数据,并绘制了秦公陵园的详细图纸,为这个盗墓团伙实施精准盗掘提供了帮助。姜某供述,他用脚步测算的百米误差不超过半米,而他推算出的墓室距地表的距离也只比实际距离差了20厘米。

  2011年1月,姜某结识了以张某为首的盗墓团伙,商定由姜某提供墓葬位置并出资,张某等人实施盗掘,得手后双方五五分成。此后,姜某、张某等人又先后多次潜入陵园踩点、盗探,确定了目标墓葬的位置。在此期间,这伙人因经费不足,便又将浙江台州人叶某拉进团伙。

  经过多个夜晚的施工,这个盗墓团伙推算出墓葬位置,并钻探好了炮眼。5月初的一天夜里,盗墓团伙利用自制炸药在秦公6号陵园一墓葬上方炸开一个直抵主墓室的盗洞,并于5月28日夜间下洞破坏阻碍他们盗窃陪葬品的椁木。他们除了夜间下洞盗掘外,白天还在盗洞附近留有专人守望观察。

  因为椁木异常坚硬,这些盗贼只得用油锯对其进行切割。由于远离地表,狭窄的盗洞内十分缺氧,油锯工作产生的大量废气更使这些盗墓贼产生了头痛、恶心等生理反应,盗掘过程进展缓慢。

  在进行盗掘作业的一天夜里,这些盗墓贼曾遇到两辆在附近巡逻的警车,但半人高的大片麦子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掩护,这也是嫌疑人得以继续作案的原因。直到5月31日,白天留守观察的嫌疑人看到有人在盗洞附近活动,怀疑事情已经败露,原本就惶恐不安的嫌疑人便不敢继续盗掘,四散而去。

  9月初,在大量媒体报道此案后,姜某深感不妙,在电话中告诉同伙:“完了,这次死定了!”一个多月后,这个盗墓团伙的9名主要嫌疑人便相继落网。

  当初抱着“大捞一笔”的9名犯罪嫌疑人,挖空心思想在千年帝王墓中捞到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然而私欲贪心和违法行为却为他们捞到了一副副冰凉的手铐。

  ■记者手记

  记者曾多次采访先秦陵园博物馆等基层文保单位,并从中了解到,动辄几十平方公里、地形复杂的保护区,却常常只配备了相当薄弱的文保队伍,这两者极不相称。

  雍城遗址分为都城和陵园两大部分,其中,雍城陵园内埋葬着秦始皇的多位先祖,是秦始皇先祖诸陵园中延续时间最长、陵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除了秦公陵园外,这里还有大量的国人墓葬。

  整个雍城陵园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文保工作基本依赖博物馆十来名工作人员和十几名乡村文保员徒步巡逻,重点防范。此案发生后,相关部门增加了巡防力量和巡查频率,但作为一级风险单位,这样的人防力量还是显得异常薄弱。因此,增加技防手段成为当前最急迫的事情。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