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杭州萧山商周古墓群现28盗洞 警方抓获12人(图)

2011年11月11日00:54
来源:现代金报
博物馆向媒体展示这批失而复得的文物 记者 尚淑莉 摄

  在杭州萧山湘湖边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里,记载着浙江8000年前的历史,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下,沉睡着不少尚未开发挖掘的珍贵文物。然而今年3月,就在跨湖桥文化发祥地的湘湖边,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盗墓案。距今2000多年的14个古墓被盗墓者掘开,墓内大量文物失窃。经过追查,萧山警方先后抓获盗墓嫌疑人12名,追回被盗陶瓷器47件。昨日,萧山警方通报了该案的详细案情。

  通讯员 李志平 记者 尚淑莉

  深山里惊现28个盗坑

  可能是团伙作案

  事发

  今年3月24日,护林员在湘湖边的山上巡逻时,发现一群形迹可疑的人,戴着草帽,拿着簸箕、铁锹等工具。看到护林员,这伙人夺路而逃。护林员发现山脊上被挖出不少大坑,在坑洞周围散落着不少破碎陶片。

  湘湖一带有古墓,这伙人很可能就是盗墓贼,护林员立即报警。接到报案后,萧山警方与萧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山顶丛林茂盛,杂草比人都高,人迹罕至。沿着山脊,好几个原先隆起的山坡都被挖塌了,现场一片狼藉。经清点,共有28个盗坑,14个古墓被挖开。

  警方判断,如此密集的盗坑,说明有多人作案。在现场还发现不少用过的饭盒、矿泉水瓶、报纸等物,显然盗墓者是经过多日挖掘的。据文物部门考证,这是一批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和陶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为找回被藏匿的文物

  警方动用了警犬

  追赃

  盗墓者通常是流窜作案,作案地点选择偏僻地段,破案从何入手呢?

  护林员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一名盗墓者在逃跑时落下了一件衣服,里面有钱和私人物品。通过一个多月侦查,警方锁定一个以余姚籍人员为主的犯罪团伙。4月下旬,在余姚警方的配合下,萧山警方抓获了部分犯罪嫌疑人,近日,警方再次收到线索,又有几名嫌疑人落网,至此,警方已抓获12名嫌疑人。

  经审查,嫌疑人交代,他们被护林员发现后,慌不择路,选择了一条从没有走过的山路逃下山,其间把挖出的文物藏匿在逃跑途中,用杂草和树叶进行掩埋。

  为了找回被藏匿的文物,警方动用了嗅觉灵敏的警犬。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寻找了20多遍,最终在一棵倒地的树根底下,民警发现了两个蓝色的塑料袋和两把铁锹。截至目前,警方累计追回该批被盗文物47件,其中6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盗窃团伙分工明确

  有“军师”指挥

  揭秘

  办案民警叶海庆说,这是一个跨区域的盗墓团伙,曾在余姚、湖州等地进行盗墓活动。目前已经查实17处。

  这个团伙分工非常明确,有幕后提供资金的,有负责销赃的,有负责盗掘的,还有专门负责提供找墓和挖掘技术支持的。在落网的犯罪嫌疑人中,潘某是这个团伙的“军师”,专门负责提供找墓和挖掘技术支持。

  潘某,50岁,江苏溧阳人。2007年因为在安徽盗墓被抓,坐了两年牢,2010年出狱。潘某说,自己与余姚人叶某是去年在朋友的酒会上认识的,去年9月份,叶某打听到萧山湘湖一带有古墓,就赶了过去。

  他们专门找稍稍隆起的土包挖,一挖一个准。他们用卫生纸、塑料袋把挖出的文物偷偷运送下山。每天都是五六个人轮流上山,傍晚下山,再驱车赶回余姚。

  追回的文物

  具有古越文化特色

  专家

  10日,记者在萧山博物馆看到了这批失而复得的珍贵文物。

  萧山博物馆馆长、古陶瓷鉴赏修复专家施加农告诉记者,这批文物主要是餐饮具和贮存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早期。因为做工稍显粗糙,所以被称为“原始瓷”。

  这些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反映了当时的制陶工艺、丧葬习俗、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从这些陶瓷器的印纹和印陶来看,具有典型的古越文化特色。

  但由于没有相关文字记录,所以无法确定这批商周古墓的主人身份,但可以确定的是,对方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以及一定势力的人家。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