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钢老板”带病母谈生意 九年来未因此耽误业务

2011年11月11日03: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樊江涛

  和平时一样,在高级酒店里,农村老太太李守兰坐上了餐桌最尊贵的位置。左右分别是两名30多岁的年轻人,西装革履,隔着老太太,谈着上百万元的生意。

  左边的一位不时会给老人夹些软乎的菜,右边的则用餐巾纸给老人擦擦嘴角,老太太则踏踏实实地吃着自己的饭。

  李守兰,74岁,患有小脑萎缩,是河北沧州市青县金牛镇打虎庄村民。坐在右手边的是她38岁的儿子已是天津两家钢铁贸易公司老总的张强,左手边的则是儿子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从2003年开始陪着儿子谈生意,被这样礼遇了多少次,不仅是她,恐怕连张强也数不清。

  2003年,在张强事业刚刚有了转机的时候,李守兰患了小脑萎缩,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走路摇摇摆摆,糊涂起来爱着急、爱骂人。一旦病症发作,李守兰就只认得张强这个小儿子,也只有张强有办法让她高高兴兴地听话。

  张强在青县家中的老父也已70多岁,两个姐姐都出嫁了,更重要的是从心里放不下患病的老娘。一边是刚刚上道儿的生意,一边是不能离儿的老娘,张强想出了个两全的法子带着病母做生意。

  此后的9年里,张强带着母亲四处谈生意,足迹遍及京津冀,没有谈崩一桩生意。“从2003年到现在,我娘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们两口子。”偶尔实在不能同行时,儿媳红梅也定会陪伴在老人身边。

  载着老娘走南闯北,一起闯荡生意场,张强从没觉得辛苦。细心的他每次都会带上老人换洗的衣服、爱吃的“零嘴儿”小面包和蛋黄派,甚至为老人准备好纸尿裤。

  对于李守兰而言,和儿子外出谈生意,是她晚年最愉快的经历。

  在路上,作为驾驶员的张强,同时还会担任 “导游”,不时向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李守兰介绍沿途风光,丝毫没有谈判开始前的剑拔弩张,更像是母子二人的一次出游;洽谈业务时,张强会不时关心母亲:冷不冷、渴不渴、去不去厕所;饭桌上,吃着饭,谈着生意,张强还要用眼角余光看着老娘吃得是否顺口……

  生意场由于老人的出现,似乎也少了些刀光剑影,多了些其乐融融。

  张强的合作伙伴,一见到李守兰,通常都会把张强和生意“晾”在一边,先陪老人“唠嗑”。

  张强的朋友几乎都跟他一样,称呼李守兰“娘”或者“老娘”,而这正是源于一次“庆功宴”上老人引发的误会。

  那一次,生意进展顺利。双方在饭桌上,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朋友们纷纷上前给张强敬酒。

  坐在旁边的老人看着那么多人一下子围上了儿子,突然犯起了“糊涂”,以为他们要和儿子打架。急得老人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一边拉住儿子,一边冲着敬酒的朋友大喊:你们不要欺负我儿!

  朋友们先是一愣,知道老人误会了,谁也没恼,乐呵呵的和张强一起安抚老娘。末了,张强对老娘说:“娘,您看,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你儿啊。”自那以后,朋友们见到李守兰都会亲亲热热的喊:老娘!

  9年来,数不清的谈判、饭局,张强没有因为带着老娘谈崩过一次生意。不管多有钱的朋友,所有的第一杯酒、第一杯茶都会敬给老人。

  张强说:“没有朋友做不成买卖,不孝交不成朋友,不孝的人就不跟你往一块儿坐。”朋友们说:“张强,你知道大家为什么愿意跟你做业务?那都是因为你是孝子,信任你的人品。”

  钢铁生意一单就动辄上百万,每次还没发货,朋友们就会把钱先汇给张强。说起这事,张强很自豪。但张强的合作伙伴可能还不知道:2004年张强曾因资助当地李镇一位白血病患儿坚决不留名,被患儿父亲通过交警查车号找到;2007年年底在青县,一位遭遇车祸的骑摩托男青年被他救下一命,事后有人问他:“你就不怕被讹上?”他说:“讹上也得救。”

  在张强的名片上醒目地印着几个字企业宗旨:先做人,后做事。

  他的公司里,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前些天,张强转发了这样一条短信给大家:“妈妈27岁生下我,19年前,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19岁了,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妈妈了,而妈妈46岁了。如果妈妈还可以活54岁,如果我依然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08次机会见面了。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我希望我是算错的。”

  “有的人整天以忙为借口,顾不上父母、顾不上家庭甚至顾不上自己。”一有空闲,他就会对这些“80后”念叨,“事业成功和照顾父母并不冲突。”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