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举行首次海啸演习 模拟菲9级强震引发海啸

2011年11月11日08:39
来源:北京日报
我国首次举行海啸实战演习
11月10日,国家海洋局在国家海洋预报中心举行海啸演习。

  昨天上午8时30分到10时,国家海洋局组织沿海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举行2011海啸演习,对我国的海啸预警、信息发布和部门联动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进行全面检验。这是我国第一次举行海啸实战演习。根据演习结果,国家海洋局从获悉地震信息到发出第一份海啸警报仅用时不到5分钟,惠州市政府在收到海啸警报后1个小时内全部完成了人员的疏散工作。

  模拟菲9级强震引发海啸

  受印尼海啸和日本海啸警示,昨天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在泛太平洋区域发起代号为“Exercise Pacific Wave 11”的大规模跨国海啸演习,我国的演习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我国第三次参与泛太平洋模拟海啸演习,也是我国第一次举行海啸实战演习,纳入了地方实战演练。

  10日上午,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演习在国家海洋预报台拉开帷幕。本次演习模拟10日上午8时30分,菲律宾以西的马尼拉海沟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随即引发大规模海啸,给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威胁。

  据介绍,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共设置了10个假想海啸源,我国选择的假想海啸源是马尼拉海沟。据国家海洋预报台专家分析,马尼拉海沟如果发生9.0级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将在1到15个小时内陆续影响江苏以南广大沿海以及香港、澳门、台湾沿岸地区,掀起的海啸波高普遍将达到3米以上,最高可达10米。

  不到5分钟发出第一份警报

  上午8时30分,2011海啸演习总指挥部接到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传来的海啸信息:位于菲律宾以西的马尼拉海沟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接到信息后,国家海洋预报台立即展开海啸过程对我国影响的分析,迅速将海啸警报向受海啸影响的沿海各地、相关部门和有关媒体进行了发布。从接到海啸信息到发出第一份海啸警报,用时不到5分钟。同时,针对沿海各类重点保障目标进行风险评估,提醒沿海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危险地带的人员尽快转移。

  仅10分钟作战部队集结完毕

  上午9时03分,广东惠州大亚湾开始进行模拟海啸实战演习。演习中,部队反应迅速,多部门联动配合到位,对海啸预警、信息发布和部门联动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验。

  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安监、交通、消防、交警等15个部门人员组成应急指挥部,15名值班员分别向有关部门下达撤离命令。仅仅10分钟,相关作战部队集结完毕,前往实战演习现场。

  1小时内全部人员安全撤离

  受此次模拟海啸影响最严重的广东省政府应急办迅速下达人员疏散指令,惠州市政府立即组织惠阳区澳头镇前进村和大亚湾第一中学的村民与师生进行了疏散演练。

  大亚湾第一中学初中部正在上课的六个班300多名学生,听到警报之后,立刻放下手头的书本,集体起立,两人一排组成列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地撤离,他们沿着楼梯,从一、二楼的课室迅速转移到五楼。

  在澳头街前进村,村民在接到警报之后,纷纷放下手头的农活,从家中、渔船上等各个区域向村落中心集合,沿着预定的村道列队向村落背后的一个小山坡前进。

  上午9时30分,实战演习结束。模拟受灾现场全部人员安全撤离。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前两次海啸演习所针对的越洋海啸不同,此次海啸演习针对的海啸类型主要为局地海啸和区域海啸。由于海啸源距离沿岸较近,这两者的海啸波到达沿岸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防御难度较大,对沿岸各国的海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说,这次实战演习,首先是要最大程度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接到预警信息以后,怎样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老百姓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演习的核心内容之一。王宏表示,此次演习是要解决整个系统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根据演习结果,国家海洋局从获悉地震信息到发出第一份海啸警报用时不到5分钟,惠州市政府也在收到海啸警报后1个小时内全部完成了人员的疏散工作,全面检验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王宏在演习结束后表示,这次演练对于整个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从演习的过程看比较流畅,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仔细检查整个系统运转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

  将投专款编制“疏散图”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说,在被称为海啸预警“最后一公里”的灾情分发系统上,相比美国和日本海啸预警体系的快速反应、灾情分发系统的高效运转,我国的差距相当大。

  于福江说,海啸和别的灾害不一样,没有时间一级一级传达,最要紧的是信息能直接传到沿海老百姓那里。现在我国还是层层下达的预警系统,会耽误很多时间。在海水浴场人最多的地方,可以设置高音喇叭、大屏幕显示屏,警报马上就能到沿海。还要设置好疏散路径,往哪里疏散,疏散通道在哪里,这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国家海洋局将投入专项经费解决疏散图的问题。我国有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要把每个地区做得很精细,工作量巨大。尽管这样,于福江认为这项工作的实施相当必要。“没有疏散图的话,即使发了预警,老百姓也不知道应该往哪里疏散。”

  南海海啸浮标明年增至三个

  据悉,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个海啸浮标在南海运行,预计到明年将增加到三个。不过,王宏解释说,对于海啸的监测,并非只是靠两三个浮标,而是要靠整体的各个国家的联合行动,所以目前对于海啸的监测一是靠我国自身的力量,二是靠国际的网络,国际上很多的浮标都对海啸进行监测,在整个过程当中数据是共享的。漫画由CFP提供

  应对

  专家讲解逃生技巧

  针对可能发生的海啸灾害,我国沿海海啸科普应急逃生知识宣传等海啸备灾工作还处于空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说,海啸来临时民众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应对海啸:

  当感觉强烈地震或者长时间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不要靠近海岸,不要去看海啸,因为和海浪靠得很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船上的人如果来不及下船,应把船只开往深水区远离岸边。一旦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保留生存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插曲

  突然断电考验应急能力

  演习中途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电路跳闸,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顶层的会议室屏幕突然信号中断,现场人员不得不转移。约10分钟左右,系统被重新连接上,海啸演习继续进行。

  国务院应急办官员赵宏宇认为,此次演习最突出的一点是应急能力强。赵宏宇说,“演习应急与真的应急是有差距的,今天的断电就是一次真的应急。”

  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也表示此次演习过程中发生的停电事件是一个暴露问题的过程,对今后提升现场的应急能力很有帮助。

  释疑

  疏散地为何选惠州

  近年来,太平洋地区地震海啸频发,对我国沿海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广东地处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是我国未来应对突发性海啸灾害的代表地区之一。

  王宏介绍,选择惠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亚湾的经济密度非常高,核电、重化工的基础设施都在这里,本身就是重点保护对象。惠州大亚湾区毗邻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且惠州港是目前华南地区船载危险货物最大集散地,占广东省海岸线5.4%的惠州海岸目前排列着中海壳牌南海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中国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广州石化华德油库项目、国家石油储备惠州油库、泽华油库等多家炼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储运企业,在此处举行海啸实战演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性。

  第二是惠州市政府,包括广东海洋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希望在当地进行一次从警报到人员疏散的完整演习。(本报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