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护工生活艰辛提行李漂在病房 走廊里板凳支床睡

2011年11月14日08: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天弘 徐哲 张婧艳 陆丽莎
  东方网11月14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11月10日,当了4年护工的谭阿姨决定转行当保姆。此时,黄浦区资深护工吴阿姨坐着96路,赶回徐汇区温暖的家。谭、吴际遇不同,但都生存在一个“护工领域”中。这里,老乡“占楼面”是生存法则之一,偶尔的“小费”则能缓解24小时看护病人所带来的疲惫。或许,她们最想要的是在病房里拥有一个固定的储物柜,而不必带着行李漂泊在各个楼层间。

  市护理学会数据显示,目前,本市已有22000多名护工接受培训。学会负责人说,此外,本市有多少护工,具体数字并不清楚,“这个群体流动性高”。目前,大部分护工由中介机构管理,也有个别医院下设专门的护工管理办公室。

  有了楼面就有了收入

  “要找我,电话里直接报楼层,就找到我了。”年过半百的钟阿姨一口喝掉剩下的酸奶,大声说。在杨浦区一家医院住院部内,钟阿姨仿佛是护工们的“大姐大”。

  钟阿姨来自江苏高邮县一个小村庄,在打拼十几年后,这个拥有一副宽肩膀、身材高大的中年妇女,如今在上海最大的医院之一有了自己的“地盘”。“地盘”,用钟阿姨的话说就是在医院“占楼面”。有了楼面,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病人,有了收入,有了生活,“一旦离开,再回来的话,楼面一定不是你的。领导会找其他人顶上,很快。”钟阿姨说。

  为此,钟阿姨吃住在医院,逢年过节不回家探亲,每当医院再找护工,她总是乐于推荐老乡。

  此后,不断有苏北阿姨从小村庄来到大上海,入医院、占楼面,只不过,今天这个去外科,明天那个待在了老年护理区。

  不少钟阿姨的追随者如今在医院有了“归宿”在病房里,拥有一个固定的储物柜。这样,她们就不必和过去一样,拿着行李,在各个楼层到处找地方放。

  走廊里支个床,就此睡去

  相对于钟阿姨,更多的护工仍在为那只固定的储物柜奋斗。

  比如黄浦区一家三甲医院的护工陈阿姨—身高1.4米,短发,满脸皱纹,一身蓝色制服,胸前一块铭牌:007。不细看,“007”容易被错认为“001”。在这里,真正的“001”是陈阿姨的婶婶吴阿姨。

  陈阿姨以近乎艳羡的语气谈论着自己的婶婶:来自安徽芜湖一个小村庄,如今,她和两个老乡“掌管”着近20个病人,不仅拥有柜子、楼面,甚至还有一个家。

  得益于婶婶,陈阿姨不必外出找中介,“向医院请个假,就能到人家里做护工”,结束了,回来穿上制服,一切照旧。交谈后不久,有个病人出院后要护理,找到陈阿姨。对于住家护工,她不排斥,“因为这是家,就算炒个青菜,都是香的”。

  家,的确很重要。陈阿姨外出打工,供养家里两个女儿念书。为此,她不愿签任何协议。否则,每天100元的报酬中,有20元将作为管理费被别人抽走。

  护工还会拿到家属给的“小费”,一般是两三百元、卡或者是现金。“家属觉得护工辛苦,24小时守着病人。”陈阿姨说。不过,她也知道,住家不是长久之计,不过是把行李暂时搬到另一个地方,“还是科室好,地方固定,睡得好觉。有时还能分早晚班。”

  也是在当天,陈阿姨告别上一个病人。在拿到300元“小费”后,她收拾好个人物品离开病房。

  因为没有柜子,陈阿姨所有的东西放在窗台上,一目了然一个格子手拎包、一个杯子,两件换洗衣服。晚饭,她在医院食堂吃一份青菜、一份百叶结、一份鱼香肉丝,“饭票是家属给的”。

  夜深,陈阿姨在病房走廊里三个板凳一块板支个床,就此睡去。

  退出“江湖”,转行当保姆

  在护工这个行当,有人选择坚守,有人决定转行,谭阿姨属于后者。

  11月10日,普陀区曹杨新村一幢老式楼房底楼的中介公司里,谭阿姨坐在一个七八平米小房间的角落里,等待东家面试。当时,她穿一件黑色外套,袖子上绣了一朵红色的花,坐地铁匆匆赶来。

  这是一家开了3年的家政中介,日常业务之外,也向本市许多大医院输送护工。不过,这一次,她应聘的岗位不是护工,而是保姆。事实上,4年前从安徽来沪,谭阿姨的第一份工就是护工,“那时,天天住医院,后来也换过几个其他的,比如天山医院。”

  再后来,谭阿姨照顾一位老人,“和她熟了,和她家里人也熟了,老人出院了,我也就跟着”。这一去就是一年。

  回到医院时,谭阿姨对“护工”已有些不习惯了。“护工很累,几乎是24小时睁着眼睛。而且,我更喜欢陪老人聊天。之前还想过当月嫂啊,但48岁了,太老了。”她说。

  不过,谭阿姨补充说:“如果医院再招护工,我也考虑,病房旁边都能睡,都可以的。”因为她明白,一旦脱离医院和病床,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愁“订单”,取而代之的是,每一次“接活”,都必须找中介、等面试,最后甚至还会被拒绝。

    [新闻背景]

  “护工”在沪这些年


  “护工”一词,最早在上海媒体出现,是1986年的《解放日报》上。当时的读者来信提及护工。

  1996年,两名复旦大学实习生调查发现,当时,平均每家大中型医院的护工人数在10至60名左右。高流动性和不稳定是护工群体的最大特征。

  1997年,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对本市35家医院2564名护工调查发现,外来护工约占56%,54%的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转折点出现在1998年。这一年,由市妇联、卫生局等四家联手培训护工,152名学员全部通过各项考核,首批47名在市一人民医院等八家医院上岗。

  进入新世纪后,“护工荒”显现。此后的“上海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将护工纳入职业劳动管理范畴,成立行业协会。此后,市卫生局表示,将探索本市护理人员分层分级使用的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