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德拟打造“第一响应人” 携手应急城市灾难

2011年11月17日07:50
来源:新商报
摄影记者季禾子
摄影记者季禾子

  新商报讯 当灾难来临,谁可以第一时间将灾情外传?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内,如何同时间赛跑,挽救更多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处于基层的“第一响应人”是抗灾救灾最快捷的先锋队。

  昨日,“中德政府‘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项目”启动仪式在大连行政学院举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主任吴建春、德国联邦政府技术救援署高级项目官员皮特以及中国地震局、国家行政学院、大连市地震局、中山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约15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第一响应人”培训由联合国资深救援专家组数年前倡导并发起,旨在提高基层应急响应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灾害处置能力和基本应急救援能力。目前,已经成为联合国城市搜救救援顾问团(INSARAG)向全世界推广的项目。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工作,始终把城市应急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引进,使我市成为国内唯一列入该项目的副省级城市。作为我市的项目执行单位,市地震局与大连行政学院、中山区人民政府合作开展了第一期培训项目,面向地震、卫生、街道、防震减灾义工队等基层应急人员进行专门的针对性培训。

  据悉,首批培训学员主要来自市应急、卫生、地震系统、中山区城建、安监、街道的基层应急人员、大连行政学院讲师和市防震减灾义工队队员。他们将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包括灾情形势评估及信息处理、灾情现场管理、搜索技巧及现场实践、基本救援技能及现场实践、医疗急救基础、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概论、现场实地综合演练等。合格者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NERSS)和德国联邦政府技术救援署(THW)颁发中德政府“第一响应人”培训教官证书。

  “第一响应人”指的是在地震等灾害事件发生12小时内抵达现场的应急响应人员,如灾区当地的居民、警察、官员、消防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第一响应人”培训是联合国城市搜索救援顾问团(INSARAG)专门为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在灾区开展应急响应的应急和救援人员而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应急响应人员的防灾救灾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还将有利于加强政府、社会和公众三位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对于发挥整体优势,形成防灾减灾联防合力,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是中德政府合作项目,项目支持单位是德国联邦政府技术救援署,项目执行单位是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及国内各地方政府,我市是目前全国唯一列入该项目的副省级城市。

  大连防震经验有望推向全国

  新商报讯 在昨日杭州举行的全国防震减灾法宣传培训工作会议上,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原副局长汤泉做了题为《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创建地震安全社会》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汤泉将我市正在建设的地震安全社区作为经典案例,作以解析。

  汤泉在报告中指出,大连提出建设地震安全城市的目标,并从建设地震安全社区入手,通过采用技术手段提高抗震设防等级,这一做法完全符合《防震减灾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创新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创建地震安全社会的典型。中国地震局正在总结大连的经验,以指导地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