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山西多地爱心煤被“层层剥皮”:量少质低杂费多

2011年11月18日07:12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李楠 刘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确保百姓温暖过冬,成了各地政府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在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一项温暖人心的好政策,从今年到2015年底,山西的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冬天将免费领到一吨取暖用煤。

  这两天,煤陆陆续续分发到了农户家里,大家却发现,不仅分量不足一吨,煤里还掺着大量石块和煤矸石,每家每户还得交数量不等的运输费才能领到煤。政府承诺的优质煤到了老百姓手里为什么烧不着?好政策执行过程中怎么就变了味?

  低保免费取暖一吨煤 分量少质量低杂费多

  16号下午,虽然下着小雨,山西翼城南梁镇程公村村口却格外热闹。村民们拿着盖着村委会公章的简易煤票,推着自家的平板车排队到村口领煤。

  村民:交了30块钱的运费。900公斤,一共900公斤。

  几公里外,山西绛县大交镇张村的村民却乐不起来,同样是发取暖用煤,张村的不少村民去镇上的集中发放点亿丰煤业一看,煤里掺了不少石块,拿回家一烧,根本点不着。村民张先生说,煤票11月底作废,因为煤的质量不过关,亿丰煤业的煤堆成了山,老百姓也不愿意领,村子周边一些做煤炭加工的企业主动上门,花钱买走了煤票。

  张先生:老百姓把煤票领下以后,都不愿意拉,一看煤不能用,锅炉都不能烧,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村里有人收这个煤票,320一张煤票,就是一吨煤,收走了。

  河津市的农户们最近也有类似的烦恼。虽然樊村镇张家巷村的多数村民已经把政府发放的取暖用煤领回了家,可试用过后,大家都说这煤不好烧。

  村民:烧着就是噼噼啪啪的,全是石头!打算夹杂着好煤烧。

  一入冬,张大爷就花600多块钱买了一吨煤,家里炉火烧得正旺。把一捧刚领到家的煤添进炉子,噼噼啪啪一阵响,火苗却越来越小,七八分钟后,炉火几乎熄灭。

  张大爷:现在把政府发的煤倒进来了。可是怎么烟这么大?看不见火星了!基本上灭了!大概过了七八分钟。

  在张大爷家的院子里,他把一塑料袋煤倒进水里,洗煤的水虽说也是黑色,但煤块逐渐露出了石头的颜色。拿张大爷买的煤和政府发的煤在同一块砖上划横线,发的煤几乎划不出颜色。

  张大爷:洗一下,这是煤矸石,这是石头,确定它不是原煤!如果是煤划出来是黑色的,政府发的划不出来黑色,自家买的好煤一划是黑色的。

  村民张先生多年来一直跑运输拉煤,他把刚发的煤块拿在手里掂掂分量,看看颜色,就能分辨出,这煤不是原煤。

  张先生:如果是原煤,是黑的,发亮的,近煤者黑嘛!这煤是青的,就是石头!拿这块来说,有棱角,是原煤!但这个就是圆的,过的洗煤厂,成了圆的了。

  村干部回应称因实际发放户多于上报数

  且不说掏了15块钱的运输费,5块钱的装卸费,村民们对煤的质量更有疑问。樊村镇有村民把政府发的煤送到河津市一家质检机构检测,煤的发热量低位数值仅为每千克3983大卡,而据媒体报道,山西省政府要求发到群众手中的煤,发热量不得低于每千克5000大卡。按照分配方案,河津的煤来自大同同煤集团,樊村镇副镇长闫军学也证实,他们镇是从河津火车站领的煤,他只知道煤来自山西大同,煤炭已经发放到户。

  闫军学:我们老百姓肯定高兴,高兴的都激动,省里面分煤了,想都不敢想。老百姓领老百姓的煤,运输都是河津市里面管的,老百姓不出运输费。煤的质量差不多,好着呢!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除了运城,其余10个地市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补贴给低收入农户的取暖用煤,均自筹解决。运城市的120万吨煤,由同煤集团、焦煤集团等省属五大煤炭集团负责。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调运到运城的煤炭分量不够,质量不过关,各地市自筹的煤炭也有问题,甚至有些地市发煤还捆绑了附加条件。继续来听记者的报道。

  沿着大运高速从运城北上,在山西霍州,师庄乡南庄村的曹老先生一提到政府发的过冬煤就直摇头。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曹老先生知道省里补的煤是一户一吨,可发到手里的只有半吨1000斤。村干部解释说,村里实际的农户数量大于上报的户数,下发的煤量不够,分到每户的量也就打了折扣。不仅分量少了一半,质量也不过关。

  曹老先生:没保质保量!质量呢,石头太多,这个煤不能烧;数量呢,说是一吨,结果发了就一千斤。

  在山西最北端的大同市,农户们这两天生活的主题也是发煤领煤。大同需要供应煤的总量近60万吨。由大同市地方煤矿和同煤集团按煤炭产量比例分配。其中,我国第三大煤矿国有企业同煤集团供应近48万吨。阳高县北徐屯村的供销社门前,堆满了刚拉来不久的补贴煤,多数村民交了100块钱运费后,并没有急于把煤拉回家。

  村民1:在当街堆着没人要,都是石头。五六十年盼这一天,拉的都是石头,烧火都烧不了,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呢?

  村民2:煤不好!都是石头,火烧不起来,交100块钱的运费。

  爱心煤被“捆绑”必要条件

  天镇县在山西的最北端,张西河村的许先生今天刚把政府分的900公斤取暖煤拉回了家。他捧着颜色暗淡的黑煤块告诉记者,村里人都觉着这煤不光湿乎乎的,起码三成都是石块和煤矸石。

  许先生:几乎都是面煤,都是石头,掺的水,都是石头,不是煤,打开都是白茬,都是石头。

  张西河村的多数村民每户掏了140块钱的运费,已经把煤拉回了家。许先生说,村里离大同市180多公里,平时也是从内蒙古买煤,大概一吨500多块钱。今年冬天政府发煤,本来是好事儿,在他们这里,却捆绑了必要条件。

  许先生:不免费,一户收140元的运费,不交就别领这煤。还得一个人交50块钱合作医疗,不交合作医疗不给领煤炭。我家四口人,就交了340元。

  早在今年8月30号,山西省政府已经下发文件,要从今年开始,对低收入农户供应冬季取暖用煤。沿着大运高速由南向北,3天辗转近2000公里,记者调查发现,在运城、临汾、吕梁、忻州、大同等地市,在实际发放冬季取暖用煤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分量不足,质量不好等问题。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想法。

  村民:省政府肯定不会给老百姓发烂煤,省政府发下来肯定全是优质煤,可是到了煤场,把好煤拉回来后用煤矸石、烂煤,全部搅了。

  吕梁交城县夏家营镇段村的村民只是听说省里正在给老百姓发煤,村干部这两天给每户村民发了300块钱,煤就不组织运输也不会发了。在山西,一吨质量不错的原煤起码得八九百块钱,村民武大爷说,段村1100多户村民,冬天只能烧柴火,或者买些煤泥、蜂窝煤烧,他们还是想要质量过硬的原煤。

  武大爷:我们想要煤的多,家里冬天都要烧煤,谁家也得烤火,原煤是买不起,个人三吨五吨也不好买。

  发给老百姓的煤究竟是源头有问题,还是中途有人掺了假,掉了包?政府的好政策,怎么就在执行过程中衍生出了种种花样和应对手段?爱心煤为什么会被层层剥皮,利益究竟进了谁的口袋,又该怎么监管?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