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 > 11寻找良心消息

农家子弟白手起家办学 2年免费培训7000农民工

2011年11月20日15:22
来源:大河网
为河南某果园商贸公司培训业务员。
为河南某果园商贸公司培训业务员。

为某地产公司培训管理人员。
为某地产公司培训管理人员。

拓展训练基地揭牌。
拓展训练基地揭牌。

  出身农家的陈树鹏刚刚荣膺“漯河市十佳市民”,这位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家子弟,短短两年时间,创办了漯河“商道学院”,已经免费培训了7000名农民工和企业人员。

  曾经几近上不起学的穷小子,如今是漯河培训教育第一人,他的创业,可谓白手起家,“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师资”——从 “三无”起步。

  农家小子“白手起家”办学校

  由于家境贫寒,上漯河职院上大专期间,陈树鹏就靠做兼职、推销袋装洗发水、自创“学生服务公司”等自赚学费和生活费,在维持生计的同时,他也为日后创业积累了一些经验。回想起刚入学时帮师兄卖拖鞋结果没得到一分钱,陈树鹏笑称现在还是感谢那位师兄,因此,他得到了大学校人生的第一次营销经验。

  大二时,陈树鹏决定实践创业梦想,他成立了一家“学生服务公司”,一夜之间把小广告贴遍校园每一个角落。但随后就被校方警告不合法,勒令停止,但是他的“公司”业务依然悄悄开展——他帮一些同学介绍兼职机会,自己挣中介费。

  大二暑假,由于实在交不起学费,陈树鹏申请提前一年毕业,并获得批准。他来到了广州,做起了仓库管理员、电话推销员等,由于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匆匆赶回了漯河。

  2003年刚过完春节,当时陈树鹏在杭州打工的姐姐通知他,她捡到一张500万的支票,准备拿出50万,支持弟弟的创业。回到漯河后,姐姐又打电话给他:“馅饼”没有了。银行鉴定,那张支票是作废的。陈树鹏傻了,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呆在漯河,从零开始创业计划。

  陈树鹏在漯河一位朋友开的中介公司经营不下去,把办公场地和设备免费转让给他:那是位于漯河市某单位的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只有两个办公桌、两把椅子,还有一部电话,在这里陈树鹏开始起步了,依然做学生时代的老本行,为学生做兼职中介,他开始吃“招生”饭,这一吃,就吃了8年。他通过现身说法,告诉那些高考成绩仅上大专线的同乡,漯河职院学费较低,不妨去那里学一技之长,还能拿到一个正规文凭。两年后,他依然靠这份真诚,打动了那些需要改变命运的农民子弟。

  自2005年起,漯河大中专职业院校开始春季招生,陈树鹏开始了全年代理招生的生意,当年他宏图大展,挣了10万元。这时他开始有了办学校的念头。

  陈树鹏回到母校漯河职院,跑遍了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机电系、轻工系、基础部等部门,反复协商,“嘴皮子快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漯河职院同意合作,让他的“漯河市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后拓展为商道学院)共享教室、办公室、教学设备、实验实习设备和相关师资力量。在向市劳动局提交了办学申请,办完所有审批手续后,陈树鹏的培训学校正式开课,创业道路开始越走越稳,渐入佳境。

  助农民子弟有一技之长

  学校步入正轨后,陈树鹏开始考虑怎样尽己所能,帮助那些和他一样的农家子弟。“你挣一亿不算什么,你帮一亿人什么概念,多么伟大!我要帮助更多农民的孩子,让他们有一技之长。”陈树鹏说。

  国家关于免费培训农民工的政策规定,培训一个农民工,国家财政有400元的补贴。从这项政策里面,陈树鹏找到了机会。

  他的公司第一笔订单是为漯河电信培训电话业务员。通过在人才市场公开招聘,33名农民工报名参加了免费培训。开课没多久,就有人开始质疑:花两个月时间来上课培训,到底值不值得?假如效果不佳,不能保证全部定向分配,那岂不是耽误了两个月赚钱的时间?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两个月后,33名农民工全部顺利成为漯河电信话务员。培训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职业技能和商业礼仪等,用人单位漯河电信对这批员工很满意。其实,陈树鹏基本上没挣到钱,因为场地和师资费用不菲,比如,他为老师支付了当时漯河最高的报酬:一节课100元。

  学校也就此开张了,自此,陈树鹏开始了订单式培训,通过在人才职场公开招聘农民子弟,专门为用人单位定向、按需培训专职人员。不久后,商道学院赶上了团漯河市委“万人帮扶创业活动”,拿到了一个培训700多农民工的大单子。不到3个月时间,学员从33人发展到同时在校900多人。现如今,该校免费培训转移就业的学员达3500多人。

  商道学院的农民工培训计划搭上了国家政策的顺风车,实行全免费,但是也有一些例外。陈树鹏说,他们的免费培训业务是依托国家政策,主要针对农民工,但是还有一些“非农民工”,比如城市下岗工人及其子女,城乡结合部少地失地农民群体等,并不在政策覆盖范围内,享受不了政策补贴。对于这一部分人,商道学院也为他们敞开了大门,照样免费培训,此一项至今为止,学院垫进去了不低于30万元。

  期望帮助更多漯河之外的农民子弟

  目前为止,陈树鹏的“商道学院”拥有家政与社区服务、旅游与酒店管理、服装设计、计算机、电子电器、食品工程、数控技术、市场营销、心理学等10多个专业,学员1000多人。2009年至今,为农村劳动力、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达7000多人次,毕业生就业(创业)率达100%。

  依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陈树鹏创办的“校中校”很快就被认定为“漯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漯河市工商联指定教育培训基地”、“漯河市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 “漯河市全民创业培育点”。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利用清华的优质师资力量,开办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做培训这些年,我对目前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和培训的必要性深有感触,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均,农民工兄弟在这一块处于很弱势的地位,但是他们提升技能、接受培训,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和需求也很强烈,我所能做的有限,所以我在尽可能地开拓业务范围,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农民兄弟。”他介绍,通过培训一家企业负责人和积极分子,辐射带动作用下,也能间接地为打工者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帮助。

  陈树鹏并不满足现状,他的长远目标是:“希望未来全球十大教育培训集团里,能有我创办的企业。”,他还想为更多的农民子弟搭建改变命运的平台,远远不止于漯河。 (文/拾年)

(责任编辑:杨婷)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