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 > 11寻找良心消息

40岁农民为养家学乐器 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图)

2011年11月22日11:33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伍秀丽
老罗今年53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
老罗今年53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
冬天进入农闲时,老罗和小乐队常在外干活,耳边总生冻疮
冬天进入农闲时,老罗和小乐队常在外干活,耳边总生冻疮

      从铁盒里拿出哨片,轻轻的插在唢呐里;右手五指按住唢呐口,左手再放在其余3孔上;稍微摆正身体,张开嘴巴,深深吸一口长气囤至丹田,两腮渐渐鼓起……罗灿然开始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动作:吹唢呐。

  这是他吃饭的家伙。12年来,他和他的老伙计们走村串巷,扛着唢呐、腰鼓或者西洋乐器走红白喜事的场子,赚了一笔又一笔的“养家费”。

  在江西省高安市的农村,像他这样50岁上下的壮劳动力并不多见,“年轻人都出去闯世界了。现在光靠种地赚得不够花,像我这个年纪的也都出去找活干了,留下的几乎都是老人、小孩。”许多堂兄弟多次要拉着他一块去外面打工,“赚得钱更多,但我不能出去。”

  6张等吃饭的口,40岁开始学艺

  一个身体虚弱的84岁老母亲,一个因严重支气管炎而体弱未婚的56岁大哥,以及还在读中学的小儿子,老罗和妻子两人支撑着这个家,“家里就我一个人身体好,离不开我。再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2002年孩子爷爷没去世时,有三个老的和三个小的要养。”老罗的两个女儿都考上大学成为他十年来最开心的事情,“现在就等着小儿子也有出息。”

  老罗说,1999年前后是最苦的日子:三个孩子都要上学,两位老人和哥哥等着钱吃药治病。这个40年来只知道下地干农活的中年男人开始学习演奏西洋乐器,“打工的人见了世面,嫌原来的唢呐不好听,回家办红白喜事都开始请人吹奏西洋乐器,我看农闲的时候能干这个赚点钱,就开始学了。”

  学艺没那么简单。他连五线谱都没见过,也没上过音乐课,只好不断地求“懂行”的人指点他。但这是别人的“生意”怎么肯轻易教给他?人家告诉他,要想学西洋乐器先把中国乐器学好,首先就要学会吹唢呐。唢呐是红白喜事中最重要的乐器,演奏时间最长,通常拿的钱也最多。为什么要求他会吹?“唢呐是小乐队里面技术要求最高的活,看着简单,吹起来累人。人家这是给我出难题。”

  为了练习吹唢呐,老罗费了很大心思。他遇到了最大的难题:气不足。“刚开始吹不响,好不容易吹响了,又跑调。”为了练气,他开始逐渐戒烟,提高肺活量,并在别人演奏时反复观察,“吹唢呐一定要讲技巧,不然吹不久还伤肺。”坚持了3个月之后,小乐队的人终于接纳他了。“红白喜事一般都两天,演一场能赚50块钱,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有了。”老罗说,最难过的时候,这个信念支持着他。

  节衣缩食,供着儿女上大学

  一方面是开源,一方面是节流。

  为了省钱,老罗和妻子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亲戚朋友们有一批淘汰下来的,能穿,冻不坏人。”为了省2块多1度的电费,他们夏 天睡在树下纳凉,冬天天全黑了才开灯。他的女儿说,“每年回家,村里的老人看到我都要说,‘以后要对你爸妈好,他们为了供你们姐弟读书,遭了不少罪’。”

  堂兄弟们非常不理解他供女儿读书的做法。在这个还没有完全开化的村庄里,“女儿最后都是别人的人”是一种相当自然的看法,自己辛苦干活供女儿读书最后嫁人了,这是一笔亏本的账,但上过小学的老罗想法不同,“我命不好没赶上好时代,可是孩子有条件读书,为什么不给她读?她有本事读高中、考大学,我不给她读,这是我的错;如果她没本事,考不上,那就怨不了我。”

  老罗说,虽然出去打工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没耽误孩子的人生,把老人都安安稳稳的送走,他这辈子也就值了。

(责任编辑:bingqingwu)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