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大校长称本科教育是重点 不要盲目定位研究型

2011年11月23日08:20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
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
秋日北大楼。
秋日北大楼。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门。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门。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谈人才培养之道

  “三三制”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清华

  校长名片

  陈骏,1954年11月生,江苏扬州人,197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获矿床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先后担任地球科学系系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06年5月担任南京大学校长,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陈骏教授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二级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技成果奖5项。

  南京大学不仅有不少年代久远的大楼,还有很多享誉学术界的大师——

  两院院士中,在这里培养或在这里工作过的校友(不含兼职)就有250多人,其中从这里本科毕业的有160多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23位著名科学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6位是南大校友。

  秋高气爽时节,记者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在南京大学上百年历史的北大楼里,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校长陈骏教授。这位儒雅的学者谈起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时,思维缜密,娓娓道来,很多观点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启迪。

  谈南大文化——

  南大学生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走向了社会,最大特点就是实在,不张扬,不急功近利

  深圳特区报:如果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算起,南京大学在中国算是历史非常悠久的高校。您认为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对南京大学发展最为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陈骏:南京大学百余年来一脉相承的东西很多,我认为最为宝贵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诞生之日起,南京大学就承载了强国之梦、振兴之愿。在每个重要历史时期,南大师生都有杰出表现。1947年声势浩大的“五二○”爱国学生运动,就是由南京大学的前身、当时的中央大学的进步师生发起的,他们喊出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口号,影响深远。为了纪念这场运动,南京大学后来把校庆日确定为每年的5月20日。

  第二点是始终追求卓越和创新。我说一个例子,1986年文革刚过不久,人们思想还相当保守,我们就和霍普金斯大学合办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举措,经过了国务院批准。在当时那种背景下,和美国的大学合作办学,没有一点勇气是做不到的。

  深圳特区报: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自己的风格,在南京大学校史馆里,我看到早期的校训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陈骏:南京大学的文化是“诚朴”和“雄伟”。办学者在各个时期都非常强调“诚”,要求师生诚心向学、求真求实、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这在当下尤其可贵。“伟”就是要求师生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关心国家大事。

  前一段时间网上评国内大学的特点,给南京大学的评价是“最低调的大学”,这实际上反映了南大文化。南大学生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走向了社会,最大特点就是实在,不张扬,不急功近利。但他们能干出大事。很多来宾到南大之后,都称赞南大氛围好,非常宁静,师生们都在读书做学问。今年学生毕业典礼上,我说在剧烈变化的时代也要保持一些东西不变,那就是精神和文化的不变,让我们积淀起来的好东西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