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奥的斯道歉付罚单 要案之后电梯维保仍走过场

2011年11月27日02:38
来源:城市晚报

  新闻回顾: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电梯故障 致1人死伤29

  “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结案

  奥的斯公司被罚50万

  新闻回放:今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动扶梯突然下坠,几十名乘客摔倒滚落,处于扶梯下部的13岁男孩被压在底部死亡,约30人受伤。

  北京市质监局25日发布,经北京市政府批准,“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调查工作结案,调查组认定,此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将对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罚款处罚。

  原因

  事故扶梯设计存缺陷

  事故调查组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扶梯从双主机到单主机的设计变更,未进行动载荷设计核算,构成设计缺陷。在扶梯运行过程中,驱动主机固定螺栓发生断裂,造成主机倾覆,驱动链条脱落,梯级失去上行动力逆向下滑,辅助制动器开关未正常启动。

  处罚

  奥的斯公司共被罚款50万元

  调查组表示,扶梯制造单位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由于未能及时发放有关技术文件,对本次事故负有次要责任。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将对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和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处以20万、20万和10万元罚款。

  调查组表示,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事故扶梯日常维保的人员,将被吊销作业许可证。涉嫌触及刑律的两名事故责任人,建议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回应

  奥的斯公司发声明道歉

  “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调查工作结案,调查组认定此事故是责任事故。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6日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对发生事故深表歉意,认同调查结果,正实施严密整改措施,全力确保乘梯公众安全。承诺2012年春节前完成北京地铁线路相关扶梯整改。

  声明全文如下:

  奥的斯中国,包括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和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对该起事故深表悲痛,并对事故给相关人士造成的影响表示深深的歉意。事故发生后,奥的斯中国立即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并委派专人赶赴现场配合政府的调查工作……此外,我们亦积极配合京港地铁开展伤者善后工作,确保所有受此事件影响的相关人士得到妥善安排及补偿……

  关于事故扶梯的设计,事故扶梯从双主机到单主机的设计变更过程中,未进行动载荷设计核算,构成设计缺陷。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要求,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奥的斯针对现有设计进行了动载荷测试。

  奥的斯中国正在全力工作,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针对可能受影响的扶梯,我们制定的整改方案已经获得相关各方的认可;相关整改工作已在实施中,并承诺2012年春节前完成北京地铁线路中相关扶梯的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将对可能受影响的扶梯中连接主机底板和主机底座的特定螺栓,全部彻底地进行更换……

  深度调查>>

  谁来保障电梯的安全?

  造成一死多伤的“7·5”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事故25日尘埃落定。近期,各地城市、各种品牌的电梯夺命伤人事故频发,刺痛着公众的神经。记者调查发现,电梯行业从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一系列环节均存在漏洞,电梯运行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新隐患。

  电梯事故为何频发?

  今年下半年,除北京外,广东、重庆等全国各地电梯事故频发:7月,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上行扶梯故障致多名乘客受伤;8月,广州花都区金湖大酒店电梯从八楼直坠一楼,致3人受伤;9月,东莞南城电梯失控致20人受伤;10月,重庆渝北区某影城电梯故障致一死多伤;11月,广州一男子因跳电梯被卡死。

  在这些电梯事故中,商用电梯事故因多发生于公共场合而受到舆论普遍关注。然而,在老旧高层居民住宅发生的电梯事故,无论是频率还是死伤人数,远高于商用电梯,对其维修保养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达165万台,电梯生产量、保有量均为世界第一。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上世纪90年代安装的电梯,使用时间已10多年甚至超20年,大量老旧电梯依然带“病”运行,使电梯事故发生率增大。

  电梯维保“走过场”

  在公布的电梯事故调查结论中,“制造缺陷”、“超龄服役”“维保流于形式”等原因往往是电梯事故的罪魁。

  据一些电梯生产安装企业介绍,“价格战”导致电梯生产和安装企业鱼龙混杂。更有甚者,收购旧电梯翻新、贴标生产牟取暴利。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旧电梯超龄服役现象也普遍存在。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电梯整机的报废标准和报废期限,为节省开支,不少老旧电梯仍超龄“服役”。

  一些电梯企业还反映,个别监管部门只注重收费和罚款,使监管流于形式。电梯初检最少要3000元-5000元,之后还有定检、复检,反复收钱。“这种检查流于形式,更多是收费的幌子,检测人员来了之后就是填个表、盖个章,收钱了事,没技术检测。”

  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在调研中发现,某小区共有7部电梯,每部电梯月维保费为300元,7部电梯月花费才2100元,“这点钱都不够给一个维修工开工资,就更别说更换零部件了。”

  如此低价,维保变成了“走过场”。然而,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物业公司按规定要承担数十万元的赔偿,维保公司会被降级或被吊销许可。业内专家痛斥这是“舍不得花钱买‘药’,最后只好买‘棺材’”。(综合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UN6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