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中资“走出去”的重要突破口

2011年12月13日14:36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潘英丽

   潘英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楼继伟近日在英国考察时表示,拟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或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股权投资者参与英国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并且还将从英国开始,将投资扩大至其他发达国家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中国国家资本输出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这是以国家外汇储备安全为目的的资产置换举措。今年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2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高评级的主权债务尤其是美国国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日两国财政也日益缺乏可持续性。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和减赤问题上的纷争也日益令市场丧失信心。同时,近十年来美元相对16种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而言,已经贬值75%以上。

  在此情况下,投资并持有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股权,可以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规避西方国家财政不可持续的国家信用风险。

  其次,这也是对资本输出有效途径的一种探索。以往西方国家政客常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中资企业并购或投资项目,因此中投与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以公私合作伙伴形式参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国家资本的输出形式探寻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第三,西方国家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需要大规模投资,但是其财政受经济低迷和高福利制度所困,目前更因主权债务问题而面临紧缩。因此中国的投资对增加西方的就业、促进其经济复苏有重要意义。另外英国国家规模相对较小,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效果会比大国更为明显。

  第四,以国家资本对西方基础设施投资为先导,也可带动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带动国内相关的劳务输出和产品出口。这在西方国家政府收缩福利开支,居民收缩消费的背景下,可以培育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投资需求,缓解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造成中国出口下滑的压力。

  最后,以英国作为国家资本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突破口也有重要意义。英国是全球最为开放的国家,具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信誉的悠久历史,投资环境十分安全。另外英国对大国兴衰有切身体会和深刻理解,更为认可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并有能力帮助中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因此中英两国之间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会有更为宽广的空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功合作将为两国的金融合作打下扎实基础。

  但就中国资本输出的总体战略而言,上述举措仍然相对保守。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从资本输入走向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但是中国资本输出存在一些重大的结构性障碍,需要通过体制变革予以突破。

  从国际环境来看,日本是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鼻祖,量化宽松几乎已是其基本国策;美国继日本之后,在反危机过程中采取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除了欧洲央行印刷更多欧元用于购买南欧国家国债之外,已是别无他途。

  因此,未来3-5年或5-10年西方世界货币政策持续的量化宽松、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格局已大致形成。结果是全球非再生资源、稀缺资源的价格膨胀和资产泡沫趋势的不断演进。因此中国经济转型不仅需要从外部出口需求拉动转向内部消费需求拉动,而且需要从制造业产品出口导向转向制造业生产能力输出,并带动劳务输出。

  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实现国际收支相对平衡,避免外汇储备的继续增加。可以放弃通过央行购汇的方式,通过不规则的方式调高人民币中心汇率至相对合理水平,消除单边升值预期和外汇储备单边增长的势头。同时,对资源出口行业和资源密集型出口产业取消出口补贴,征收环境污染税收,消除资源开采价格的扭曲因素,以避免稀缺资源的透支性开采和扭曲性出口。

  此外,中国应重点促进民间创设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实施国家外汇储备化整为零、化官方为民间的资本输出战略。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吸引资历和品行兼优的海内外华人金融投资精英成立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创设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借助民间投资智慧及其人脉关系实施国家的资本输出战略,并引导民间企业对外投资。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2011年12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