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发生在常州绕城高架上令人心酸的学生推校车一幕 请拍摄网友到快报领取稿费80元
|
12日晚徐州丰县发生校车侧翻事故,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更是连夜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重拳整治校车。然而,昨天早上,常州钟楼区一新市民小学的校车接学生途中在高架上熄火,为启动校车,司机竟叫车上的一群孩子在车来车往的高架上推车前行,现场险象环生。这一幕被开车经过的网友拍下来,并发到网上,短短数个小时点击率过万,在微博上引起争议,也引起了大众对校车安全的担忧。
快报记者 张敏 葛小林
心酸网曝
一群孩子高架上吃力推校车
“这几天校车新闻不断,今天在常州高架上却看到了这寒心的一幕。”昨天一早9:06,网友“蓝色精典”在化龙巷上发帖爆料,“居然有好几个小孩在推一辆将近报废的破校车,太不可思议了!”
网友还贴出了两张图片为证,记者看到,第一张图里,一辆车牌为苏D19205的绿色中巴车停在靠右的机动车道上,后视玻璃上还印有“3,接送学生,注意避让”几个字。6个小孩子正用双手抵着车尾,用力向前推,最左边是一位男子,戴着帽子的他左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只用右手推着。而第二张图里,中间的一个小男孩不知为何跪在了地上。
据交警介绍,昨天早上他们赶到事发路段时,高架上只有一辆抛锚的中巴车,车牌是苏D19205,是钟楼区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校车。车上所有学生已被学校的另外一辆校车接走了,高架上并没有学生,当时没有发现该校车有超载的情况。随后,学校方面将这辆车拉走了。
昨天傍晚,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向媒体发来情况说明:“12月14日早上7:20左右,钟楼区向阳新闸学校一辆牌号为苏D19205的校车接了12名学生在高架上行驶到天山路段时,因车辆断油,致使熄火停车,后经该校人员补给汽油,车辆依然无法启动。驾驶员潘某让学生下车推车发动,但没成功。后高架公路巡警将该车拖下高架至安全地方,该校调用另外校车将学生送至学校。经钟楼区交警大队和我局核查,该车证照均符合车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资格审核规定。”
热帖引起网友强烈关注
因为涉及“校车”,此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截至昨天下午1点,仅仅4个小时的时间,该帖子点击率达到了13000余人次。此事在微博上也引起了多次转发,“@蓝先生是个小娱记”昨天上午10点发出微博,截至昨天下午两点半已被转发566次,121人参与评论。
据发帖人周先生介绍,这一幕大约发生在早晨7点40分左右,地点在新区龙城大道高架上,“我从前桥小区那个入口上的高架,那时广播里正在播徐州校车的事情呢!”周先生说,没想正听得入神,就见前方停着一辆小面包车,再往前几米,居然看到几个孩子在推一辆校车,“好像是车子坏了,车子很破,感觉像报废车似的,车上好像还有几个学生。”周先生表示,但令他更寒心的是,竟这么没有安全意识地让孩子在高架上推车,而那位男子却只伸出一只手。
记者调查
这么破旧的车居然过了年检
记者随后在向阳新闸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了那辆网络曝光的苏D19205校车。记者注意到,这辆绿色的校车从外观上看,并不显得太破旧。车前挡风玻璃上贴的年检单上显示该车下次的年检时间为2012年8月份,车辆的强制险之类都齐备。
然而,当打开校车车门,车厢内破旧让人惊讶:几乎没有一张座位的座套是干净整洁的,三四张座位上的海绵垫子都已经脱落,露出了生锈的铁杆子,两组汽车电瓶赫然摆在车厢内。而驾驶室特别杂乱,方向盘下面全是凌乱的电线,好多都是自己私下接的,用一块布样的东西遮盖着。再看车尾,两只尾灯都有破损,其中右边的尾灯是用胶带纸粘上的,似乎马上就要掉下来。而不可思议的是,仪表盘上显示的公里数仅为“050581”公里。
在车厢里固定的一张标牌上,记者看到,这辆车的出厂日期为2002年,具体哪个月份已经显示不清了。向阳新闸学校的负责人介绍说,这辆车是买来的二手车,之前是跑运输的,并未到报废年限,车辆通过年检的,几辆校车情况差不多。一名学生说,校车颠得很厉害,一上路就轰轰响,很担心路上会出意外。
校方解释
在高架上车上电瓶没电了
记者了解到,这辆校车隶属于向阳新闸学校。向阳新闸学校是常州市区5所民办的新市民学校之一,据该校校长吴吉胜介绍,校车苏D19205确实是他们学校的。学校今年有244人坐校车上学,学校原有4辆校车,3辆中巴和一辆大巴,大巴是租的,一天费用要1200元,学校无法承担,就全部改成中巴接送。每天早上接学生要开个3趟,学生和驾驶员都很吃力。自从甘肃校车出车祸后,交警和教育部门严查校车,于是便想把闲置的苏D19205用起来,是四号车,从常林路、天山路那边接送学生。“我们都到教育局和交警那边办手续了”,但一直没有找到驾驶员。12月12日下午驾驶员才过来,送了一趟学生。“今天早上已经接了两趟学生了,第三趟接了12个学生往学校赶时,电瓶没电了,在高架上开不起来了”。“那辆校车核载26人,我们没有超载,错就错在驾驶员不该让学生下车推车”。后来,学校得到消息,便叫了辆红色的三号车去把学生接到学校。再后来,教育局和交管部门都来了电话,询问情况,让学校整改。
相关驾驶员已被辞退
吴校长说,这辆车的驾驶员姓潘,40多岁,持A照,常州本地人。“那辆车的车况不是很好,车子在高架上熄火了,发动不起来,可能驾驶员急着要送学生们上课,才让学生下车推车的。可能没有注意在高架上人是不能下车的”,“现在我们已经把那名驾驶员辞退了”。
记者追问是否能联系上该驾驶员,学校校车车队长告诉记者,该驾驶员的手机从早上开始就一直是关机,现在人联系不上了。
而至于网络上备受质疑的推车男子是否是驾驶员,车队长表示,当时驾驶员在车内操控车子,推车的男子是他找来帮忙的朋友。“早上7点多钟,我接到潘师傅的电话,说车子在高架上出故障了,当时他正送学生到学校,没来得及跟他们仔细说怎么办,后来自己骑车到附近找了个印刷厂的司机朋友张师傅帮忙推车的。一开始车子是停在中间车道的,把车移到路边,就推了一点路。”车队长说。
部门回应
对学校和司机都要处罚
区政府联席会议:
对学校和司机都要处罚
常州钟楼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曹健波告诉记者,当天上午,钟楼区政府领导约请了教育、交警等多个部门开联席会议,商讨校车管理,不想偏偏出了这个事情。
“苏D19205校车并不是网上所说的报废车,这车的运营手续是全的,车况目前看来是不大好,已使用了近10年,即将报废,但还没到强制报废期。汽车总有抛锚出事故的情况,可驾驶员不应该让学生下车推车,尤其是在高架上面”。
曹健波说,对驾驶苏D19205的司机潘某,肯定要处罚,同时对学校也要进行处罚。
据了解,事发后,区政府召开校车安全管理紧急会议,出台多条措施:一、责成向阳新闸学校按照《校车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整改,确保校车安全运营,学生绝对安全。对此次事件责任人严肃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对该校给予处罚。二、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对校车状况、驾驶员资质、运行线路等方面为重点的联合执法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对校车驾驶员进行集中培训,对家长、学生进行安全乘车教育;制定校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督查;建立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据了解,目前常州接送学生车辆共有670多辆,而在钟楼区接送学生车辆有22辆,另外3辆刚刚进行校车报备,苏D19205校车是其中一辆,11月底刚刚备案的。其中像向阳新闸这样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车,大多是淘汰下来的中巴车。
记者从常州交巡警部门了解到,昨天常州交巡警部门就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的《关于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也立即召开会议,商议校车管理措施,具体的举措在近期将会出台。
马上评论
政府加大投入
校车安全才有保障
12日晚,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这让人心生期待。但出现在南京六合樊集小学门口的黑校车和常州向阳新闸外来工子弟学校的问题校车,却仍然令人胆战心惊。
在六合樊集小学门口,有塞满了孩子的小面包车,更有塞了24个孩子的三轮摩托,正是这些连司机自己都提心吊胆的黑校车,每天载着孩子们奔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而在常州向阳新闸外来工子弟学校,几辆校车都是快要报废的二手中巴车,这些车子,不仅有电线私接乱搭等严重安全隐患,还有极其脏乱差的整体车况。用孩子们的话说,这些车子“一开起来就轰轰乱响,就怕会出事”。
孩子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常州向阳新闸外来工子弟学校的问题校车果然出事了车子在高架上趴窝,司机不得不叫孩子们冒着危险下来推车。
事情看似不大,学校也在第一时间开除了犯错的司机,但细细想来,有这样的问题校车,有未经过任何培训应聘当天就上岗的司机,出问题是早晚的事,所区别的,只是事情大小而已。
学校开除了犯错的司机,但谁都知道,主要问题并不在司机身上不管是快报废的校车,还是司机即招即用,都跟司机没什么关系。那么,板子可以全部打在学校身上吗?似乎不能,正常办学都困难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哪有那么多钱配备高标准的校车?即便是公办学校,恐怕也是力有未逮吧。问题出在管理部门身上,向阳新闸外来工子弟学校属于常州钟楼区,这个区目前仅有22辆校车,其中还包括向阳新闸学校那些快报废的车辆。这样的问题校车,管理部门怎会视而不见呢?作为经济发达城市的一个区,为什么不能由政府出钱把校车购置运营包起来呢?不要说22辆校车,即便数量再翻一番,我想钟楼区也不至于拿不出这笔钱吧。
南京六合樊集小学门口黑校车扎堆,同样也能找出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病灶有300多个孩子的学校,只有两辆从公交公司租赁的校车,巨大的空白地带,造就了黑校车的生存空间。既然再穷不能穷教育,既然保障校车安全已如此紧迫,为什么有政府补贴的校车不能多一些呢?
开除犯错的司机、处罚用快报废车辆当校车的学校、对黑校车进行应急整治,这些都很容易,但能否下决心通过政府兜底的方式让问题校车和黑校车彻底消失,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考验。在保障校车安全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没有任何省钱的办法好想,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让有政府财力兜底的“安心校车”多起来,甚至,可以让校车投入与官员政绩挂钩。唯有如此,问题校车和黑校车才会慢慢绝迹。
本报评论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