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新增贷款触及预期下限,机构预计全年信贷不会突破7.5万亿元目标。12月15日14点,经济之声聚焦: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下滑,稳健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会不会更趋灵活?新增信贷中,短期贷款为何大幅上升?年初设定的全年7.5万亿元新增信贷计划,是否真的不会突破?
中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央行最新公布的1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
信贷数据方面,1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622亿元,同比增加不足8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一千四百多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18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增加的4183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2847亿元,接近七成的比例。中长期贷款增加813亿元,不足新增贷款的两成。而在此前,银行业信贷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要远远超过短期贷款。
此外,有分析指出,当前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依然偏弱。虽然准备金率下调有助于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但并不会立即导致银行信贷供给能力的迅速增强,信贷投放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此全年新增贷款可能在7.4万亿左右。下面请出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作出评论。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下滑,意味着什么?原因有哪些?
刘澄:货币供应量持续下滑实际上是反映了中央宏观调控实施的效果,即中央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货币增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变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刘澄:货币供应量的下滑就说明整个新增的贷款量实际上下降了,对抑制在年初已经持续控制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通货膨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一点。通货膨胀经过一个拐点之后在逐步的下降,初步达到了我们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此前在银行业的信贷结构当中,中长期贷款的占比要远远超过短期贷款的占比,那么现在为什么短期贷款的占比反而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上升呢?
刘澄:这反映了中央在坚持总体的宏观调控布局的基础上,对贷款的节奏的微调。长期贷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而我们短期贷款主要用于增加银行的流动资金,现在的变化正好体现了中央的微调的方针。
一方面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第二要短期内针对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进行适度的缓解,即增加流动资金贷款,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保证今年的GDP有效增幅,不至于GDP下降过快。
短期贷款大幅上升,中长期贷款出现下降的状态还会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吗?
刘澄:那就看中央央行的宏观货币政策的取向了。从整体的取向来讲,中央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这个目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贯彻,因此下一步在2012年总体上讲要对货币政策进行结构性微调,结构微调基础上可能适度的增加中长期的贷款幅度,但是这个增幅也不是很快。因为一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后,就会导致经济的过快增长,也可能带来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明年会有一定的增长的。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家机构都认为今年我国的信贷增量有可能达不到7.5万亿这个年初制定的目标了,您赞成这样的判断吗?
刘澄:不一定,因为我们现在把整个的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控制在7.5万亿,实际上是中央紧缩的货币政策结果,企业很多贷款需求到银行都没有满足,所以银行都感觉到指标很紧张,应该说需求是有的。那么现在我们紧缩了,没有达到目标,还有一个多月,所以我也担心大家看到没有达到目标,很多银行,尤其我们中央银行就放松了一些监管控制,年底造成投机发放贷款的情况。中央银行想要达到目标没有问题,但是也不能说为了一定要达到目标盲目的新增贷款。
昨天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当中,也给明年经济发展工作定了调,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明年我们的信贷政策将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刘澄:货币政策主体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他会基于政策基础上进行微调,这个微调我觉得既要保持总体的货币政策增幅控制在中央基础上,同时货币政策投向要进行改革,所以这次也明确说了中央的货币政策要支持民生,支持消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他会进行结构上的调整。
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有观点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其实还有几次下调的空间,您怎么来看这样的分析?
刘澄:我们目前的货币供应量政策的下降为宏观政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了缓解整个极度紧张的流动性,中央会考虑降低货币供应量的。要降低的结果可能一次到两次是有可能的,应该降低1%-2%的空间,因为我们现在总体上来讲存款准备金率太高了,会有适当的降低,但一般讲还没有到减息的程度,还要看通货膨胀的结果。但如果说经济确实有下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也会用利率适当进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