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最新

东盟商务区举城无“商”

2011年12月20日14:37
来源:千龙网 作者:王甘霖

  死城东盟“伤”务区

  保利公司成功开发了“国际第一街”,并没有带动东盟商务区的整体进度。

  《影响力周刊》记者在东盟商务区看到,马来西亚园区一部分仍被荒草包围,印尼园还在施建,除广西保利2008年开始交付的“第1街”已有三年外,其余各商业街区进展不一,空街荒巷,未投入使用。

  绕12商务基地一圈,到处是空壳,有的商务基地楼面貌褪色或垢迹斑斑,现柬埔寨街仅有一家商店开门营业,缅甸街有一家则半开半闭,只有“第一街”里有十几家商铺开门,但几乎都贴着“转让”。还有十余顶帐篷在这条街上引人注目,这些业主已经等了58天,帐篷“风景”是“第一街”投资人此次维权处境的真实显照。

  12个东盟商务园区商铺约2000多间,其中广西保利开发的第一街413间,3年来进驻18家,除几家东北特产外,其余为中介、杂货、米粉小店。大部分商家艰难维持,有的因亏损过大已相继撤走。

  整个商务区开发、建设已跨过6年,约耗开发建设资金数十亿之巨,曾名扬中外,吸引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海外数百亿投资。

  据《影响力周刊》记者调查,东盟盟商务区一直没有统一的园区管理机构,南宁市政府下属三街一区办及商务局负责协调与管理,开发商多,各自主张,互不协调,没有核心和合作,即使保利公司有号称“商业营运专家”的宣示,广西保利依然将“第一街”空街三年至今,未实施招商。

  商务区的局面完全是一盘散沙,南宁市商务局和三街一区办也许有职无权,难以统一、协调各园区行动。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和执政力度、出台过硬配套优扶政策才是关键。

  南宁市某些领导解释,发展要靠本地人气增多行,甚至认为今天的现象是正常的、要投资人不着急,而东盟商务园区的建立显然不是靠本地人气增长来定位的,投资人认为主管部门用这样思维上报情况是极不科学、不负责任的,是制约保利东盟国际第一街和整个东盟商务区发展要命的“杀手”。

  “国际第一街”的购房合同载明:700工作日办理房产证。现在已经过去三年时间,这份带有“不平等条约”的约定依然没有实现,业主们至今没拿到房产证。

  “我一直想退休之后找一个气候宜人的地方生活,”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张琼(应要求化名)告诉记者,她带上一生的积蓄来到南宁,投资140万元(其中贷款50万元)买了一家商铺。她不是生意人,只是想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一定的保障,甚至把户口都都迁到了南宁。

  三年过去了,张琼没有看到回报,她每月的退休工资都用于还贷,她说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都已经成问题,更谈不上尊严。所以不愿意用真名,甚至换掉了手机号码,因为以前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她到南宁来投资了,她说自己无法面对他们。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越南商人中越谊就开始在我国广州做生意,她同样看好“东盟”的商机,放弃广州的生意满怀信心在东盟商务区投资了5间商铺。

  几年过去了,东盟商务区让中越谊从失望到伤心,她最后亏本处理掉了这五间商铺。中越谊生意场上的朋友介绍,她即便坐火车也要绕道南宁而过,这是一个让她非常伤心的地方。

  用“维权”来激活“死城”

  从2004年到2011年,东盟博览会已经开了八届,而东盟商务区依然是一座“死城”,就连南宁市区通往东盟商务区的公交车线路都没有。

  业主们一致认为,他们投资东盟商务区没有错,因为他们更看重国家战略的“东盟博览会”。造成今天的局面,完全政府的引导能力问题,某些政府官员更看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不是以实事求、科学发展的的作风来发展南宁经济。

  2010年9月26出版的《南宁日报》载明,前任市长黄方方9月25日考察东盟商务区时说:“这是南宁,中国—东盟商务区的精华与核心所在,要从外到内都要体现更多的东盟元素,打造特色园区。”同时强调,东盟国际商务区的建设对南宁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意义巨大。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南宁必须把握契机,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等多领域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东盟商务区的建设,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领域深入合作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平台,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亮点,同时也能够成为东盟各国展示自身商品和独特文化的重要场所,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黄方方要求,当前商务区建设已经进入完善和提升的重要阶段,要加快现有商业街和商贸设施的建设,尽快让广大商家、特别是吸引一定比例的东盟特色商品前来进驻,积极培育商务区的商业氛围,使商务区真正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商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设成为突出东盟特色、展现东盟各国商品、文化、艺术、美食等综合内容的精品园区。要全力加快商务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商务区的体育休闲、文化娱乐、餐饮和居住服务等功能,提升商务园区商务、办公和生活服务水平,让商务区为南宁市加强与世界特别是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前任市长的要求随着其卸任而落空,而今的南宁市政府正在打造的是“五象新区”,东盟商务区成了弃儿一个。其次,受“东盟商务区风波”的冲击,南宁目前最大的形象工程“华南城”的一些客户已经开始要求退订金。有关人士认为,如果不处理好东盟商务区的问题,会直接波及到整个南宁乃至广西房地产的良性发展。

  2011年10月20日,也是东盟博览会开幕的这一天,终于等来政府出面“开街”的日子。据业主们介绍,“开街”这天,南宁市人民政府来了一位副市长,政府并没有出台优商扶植政策,东盟博览会分会场也再次移至华南城,仅有三天当地小型“美食”节,在这块商业“处女地”上流下油污,至今没有其它任何作为。一切希望落空,与会业主与少数经营户怨声纷纷,质疑南宁政府在商务区玩“空城计”,或大骂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怀疑南宁市政府不给政策是降低商务区核心定位和转移发展方向,这座空街荒城,天天在损耗,全国各地投资人感招商、兴市遥遥无期而坐立不安。

  南宁市商务局一位主要领导在接见业主代表时表示,“国际第一街”10万元一平方米的商铺最多值2万元,纯属开发商过度炒作,使“第一街”变成了“第一空”。

  在这样的“过度炒作”下,一些投资者甚至把养老、供孩子读书的钱都投了进来,到如今颗粒无收,已经从“发展”问题演绎到“生存”问题,根本无法正常支付银行的按揭贷款。这些业主已经向银行提出了申请,要求特批“缓交贷款”。

  政府的作为让投资业主彻底失望了,于是他们决定成立维权小组,以各种方式向政府和开发商讨说法,并联名向政府写了《公开信》及《紧急情况汇报》。《公开信》分别从五个方面向南宁市委、市政府详尽反映“东盟国际第一街”等商务区客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要求加快招商、兴市,这些认真、善意的建言并未引起有关方的明确答复。

  业主们一系列的维权行动已经引起了南宁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2月17日,南宁政府办与六名业主代表进行了对话,并表示正与开发商、银行等单位协调,处理东盟商务区的诸多问题。

  对于事态的发展和业主们的维权结果,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