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统计局发布小康社会进程统计报告:实现程度80%

2011年12月21日1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所加大,“十一五”时期增速快于“十五”时期

  2000-2010年历经了中国的“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从两个时期考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十五”时期年均提高1.51个百分点,在“十一五”时期年均提高2.59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1.08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

  (一)从六大方面来看,增速均有所加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在“十一五”时期的增速均高于“十五”时期(见图1)。由此可见,“十一五”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效果明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从四大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的阶段性变化较大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五”时期(见图2)。“十五”时期,实现程度的年均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且各地区年均增速之间的差距较大,最高的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比最低的西部地区高了近1个百分点;到了“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大区域之间的年均增速差异明显缩小,最高的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比最低的西部地区仅高了0.3个百分点。

  从两个时期的年均增速对比来看,东部地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是随着东部地区多个省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突破90%,今后的提升速度可能会逐渐放缓;中部地区在“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增速比“十五”时期高了1.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但其在“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增速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政策建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后十年的交汇点上,回顾前十年成绩卓著,展望后十年仍任重道远。要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十年要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和利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要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化的良好局面,为下一轮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我创新能力

  要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集中科研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重视科技成果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做好引进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完善社保体系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特别要重点关注农村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城镇未就业居民等弱势边缘群体的保障问题,加快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和全国一体化,使尽可能多的人口可以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

  (四)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节能减排

  要继续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坚定不移地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始终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新兴产业,逐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走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新网财经频道)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