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道路若拥堵 “荷叶”变颜色

2011年12月23日09:39
来源:新京报 作者:卢美慧
2009年8月11日,天宁寺附近的交通信息牌。
2009年8月11日,天宁寺附近的交通信息牌。本报资料图片 李飞 摄

  本报讯 北京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交通信息发布中心内,硕大的电子显示屏将全市交通网络整体呈现在张霞面前,绿色细线纵横交错,乍看像片巨大的荷叶。

  此时是上午10时40分左右,张霞指着屏幕上的“荷叶”说,“这一时段路面交通状况尚可,但是,”她把图形放大,“荷叶”绿色的“叶脉”里有一段一段黄色或红色的区域,“这些地方就是拥堵路段。”

  张霞是交通信息发布中心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每天的工作是通过监测定位“荷叶”的颜色变化,及时编辑信息发布。这样,驾驶员就能通过分布在全市主要道路上的309块大型室外情报信息板,及时获知路况,选择行驶方案。

  这套在2007年4月28日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凭借交通监测、交通控制、指挥调度和信息服务四大功能,实现了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精确测算和高效掌控。

  功能

  司机还在报警 交警已到现场

  12月17日上午,北京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信处的副科长王岚现场演示了这套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

  由98块电子屏集合而成的屏幕墙实时显示着全市各个路段的交通状况,“荷叶”两边,还分别通过饼状图、柱状图、文字发布等,同步显示即时交通及其同历史常量值的对比状况。

  “如果超过历史常量,系统会自动给出警示。”王岚介绍,“荷叶”上的红色区域表示车速20公里以下拥堵路段,黄色表示20-50公里缓慢行驶路段,绿色表示50公里以上畅通路段。

  而借助安装在二环、三环和四环路上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系统,能自动检测出交通事故、拥堵等交通事件。然后依托122接警系统准确定位报警人所在位置,并通过单兵定位系统和GPS警车定位系统,精确掌握周边警力岗位,协助指挥调度人员部署执勤民警快速到达报警地点。

  王岚调出屏幕上单兵定位系统,“荷叶”上立即弹出密密麻麻的“小人儿”,鼠标到达之处,执勤交警的编号、所属支队等信息立即呈现。

  “很多时候,司机还在给122报警台打电话,附近的交警已经赶到现场了。”交管局新闻中心副主任胡文斌介绍,通过这一系统,交通部门处理交通意外事件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处理交通事故,哪怕节约一分钟都意义非凡。”

  链接

  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97.37万辆,驾驶员达675.95万人,车路矛盾不断加剧,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北京市政府在不断改善路网条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增加道路交通容量的同时,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010年1月,这套由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自主研发、集成设计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系统”还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去年我市唯一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科技项目,也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独立完成并获此殊荣的科技成果。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卢美慧

(责任编辑:UN60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