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匆匆和他的广告车 |
孩童非常喜欢李匆匆 |
上网是李匆匆的业余爱好 |
他曾经当了40多天的乞丐,因多次遇同行温暖相助,脱离乞丐后,从卖唱到自驾广告三轮车,他赚来辛苦钱不间断地回报社会,曾无数次被人笑称为“精神病”。但他说,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留下欢乐。这就是余干县城男子李匆匆。
A 当乞丐多次遇同行温暖相助
50岁的李匆匆现在租住在余干县城北新区,对于47岁以前的生活及家人情况,李匆匆讳莫如深,只说自己读书成绩不好,高三还是在老师的“怜悯”下才毕了业。之后诸事不顺,也赚不到什么钱,47岁,他成了乞丐。
他笑称行乞也是一门技术活,他刚开始“业务”不熟,讨不到钱是经常的事。但有一天晚上,一个男的行乞者经过他身边时,看到他在风中瑟瑟发抖,就从口袋里掏出10多元钱全给了他。还有一天晚上,因为饥饿再加上生病,他只能趴在路边,一名60多岁的行乞老人走到他身边,将身上的钱给了他,还拿出自己讨来的饭给他吃。
李匆匆说,40多天的行乞生活让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也让他活出了不同以往的人生。
40多天以后,李匆匆有了一笔近千元的积蓄,他拿这笔钱买了一辆脚踏小三轮车。
B 自驾广告车成了新闻人物
如今在余干街头,提到“玉美使者”李匆匆,几乎无人不晓,那辆贴满广告的大型电动三轮车也成了余干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李匆匆开始骑着三轮车是从卖唱开始的。一名关注李匆匆很久的余干居民李先生说,当时三轮车上挂着的“两元一歌,三元一舞”的牌子,只要停下来,旁边就会围上不少人。
不过发生在小三轮车上的故事的开始是心酸的。
李匆匆说,点歌不给钱的观众每天都会遇到,挨骂也是经常的事情。甚至有一次,有一个喝多了酒的男子点了歌后,不但说他唱得难听,还追着他拳打脚踢。
“当时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听我唱歌、跳舞的,虽然每天的钱不多,但他们听得很开心,我也觉得很开心,后来我也动了靠唱歌改变点什么的想法。”李匆匆说。
为了招徕更多的生意,李匆匆将小三轮车上的牌子换成更大的,还写上了宣传爱心的话。起初他没想到这还能形成广告效应,直到有一个培训班老师找到了他。
“当时他找到我,希望我在唱歌的时候,三轮车挂上他培训班的招生广告,每月130元钱,这是我接到的第一笔生意。没想到,这条广告的效果非常好,培训班第二天就有很多人报名。”李匆匆说。
慢慢地,李匆匆的三轮车越来越受人关注,找他做广告的人业越来越多。2010年,李匆匆将脚踏三轮车换成了电动的,广告牌也越做越大,甚至有人还要以不菲的价格包下全年广告,由于之前已经接下了零散的广告单,他最后还是拒绝了这个当时让他怦然心动的提议。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商找上门,李匆匆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现在他每月的收入都超过2000元,在当地已经算是中上收入了。
C 节日向妇女儿童发“红包”
李匆匆的车经过余干县良茂大厦门前时,一伙小孩正在一起嬉闹,其中两个孩子因为争抢一块糖还打了起来。李匆匆停下车,掏出30元钱到旁边的商店买了一大袋糖来到孩子们面前,“吃吧,但不许打架,打架是不对的。”在孩子们开心的笑声中,李匆匆回到车上。
坐上李匆匆的广告车,一路上不断有人向记者投来异样的目光。“你要有心理准备,坐我的车别人会另眼相看的。”李匆匆笑着说。
询问当地居民,李匆匆或者他的别号“玉美使者”在不同人的形容下分别有不同的版本,有人说他是好心人,有人说他是热心人,当然,还有人直接说他是“精神病”。
去年三八节,李匆匆在余干街头搞了一次派送活动,只要碰到女性,他会上前问好,如果对方也问好回答,他就会递上10元的红包,这样的活动在去年和今年的儿童节也同样进行过,每次李匆匆都要准备上千元钱。当地居民李红妹说,有一次,一名老人突然在街上发病,身上带的钱不够,李匆匆还拿出几百元钱给老人去看病。李匆匆说,这样的事情他也记不起来有多少次了,当年自己行乞的时候都能得到帮助,现在帮助别人那是理所当然的。
D 每个月回报社会700~1000元
在很多人眼里,李匆匆的行为举止是非常怪异的,就像只要看到孩童在路边,他都会停下车向孩子们握手敬礼,并要求对方也向他问好。现在只要看到他的车经过,孩子们就会围上来,逐个和他握手问好。
李匆匆说,他每天都会拿出二三十元钱给孩子们买些糖果或小玩意,每个月差不多要700~1000元钱,除去租房的钱和日常开销,他自己每月的收入也所剩无几。“我虽然拿不出大笔的钱来帮助别人,但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给大家留下快乐,至少大家会记住,我曾在这个世界存在过。”李匆匆说。
每天除了开车走街串巷,晚上李匆匆会回到租住的地方,打开电脑看看新闻。也会写写对联,在1楼的客厅里,记者看到一张巨大的纸贴满了整面墙,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李匆匆写下的对联,其中的一副这样写道:床上平稳睡觉安成思梦梦,地上凸凹行步颠浮想翩翩。
文/图 记者戴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