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将规范公用电话亭 增交费功能

2011年12月30日02:11
来源:北京晨报
街头一处数字信息亭
没想到 我们辉煌不再
街头一处数字信息亭

  核心提示

  由于手机的不断普及,曾经风光无限的街边公用电话亭正日渐落寞,而数字北京信息亭也几成街头摆设,甚至有的沦为“街头公厕”。为此,市市政市容委将规范公用电话亭,增添查询、交费等新功能,市经信委也将最快于2012年春节前后启动首批信息亭的更换工作。期待它们能够重生,再续辉煌。

  公用电话亭

  罕见有人用

  辉煌已不再

  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曾经风光的街边公用电话亭正日渐走向落寞。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路边电话亭不仅灰头土脸、破损严重,而且还存在设置密集、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调查一

  手机普及致其边缘化

  近日,记者在朝阳区奥体东门调查,在多个电话亭旁等候多时,均未见有人来拨打。“现在手机这么普及,谁还用路边电话亭啊。”一名报刊亭主的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12月5日,记者在北苑路调查时,遇到一位正在使用电话亭的市民,通话完毕,只见他抽出公交一卡通离开。“赶上手机没电了,只能在这里将就一下。也只能找能使用一卡通的机子打,不然现在谁身上还带着201卡和IC卡呢?”

  报刊亭主称,曾经火爆的IC卡和201卡已经风光不再,“201卡我几年前就停止进货了,现在或许只能在高校周边能买到了,但IC卡还在一直坚持,但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张了。”记者了解到,目前有一部分电话亭可以使用公交一卡通,但市民反映,这类电话亭数量目前仍然较少。

  调查二

  不但脏乱而且坏损高

  不少市民表示,卫生脏乱差也是公用电话亭遭嫌弃的原因。记者在朝阳区北苑路调查时发现,不少电话都是坏的,仔细一看,电话亭已许久没清理,除了厚厚的尘土,里面满是油漆脱落的斑驳痕迹,有的机身上还写满了办证电话,有的听筒上还有黑色粘渍,个别电话的按键也已经坏掉。更有甚者,有的话机都不见了,“也不知道是被人偷了,还是工作人员拆的。”附近报刊亭主透露,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根本就没人管。

  为了对街边电话亭做统计,近日,记者在朝阳区北苑路走访,从长白山国际酒店到安苑里小区,总共约300米的距离,记者共发现16组、共32部电话,其中1部不见了,3部按键坏掉,剩余的28部正常话机中,9部是可以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的机子。“也不知道为啥,这条路上电话特别多,没走几步就有,是不是有点资源浪费啊。”附近居民也注意到话机过于密集的问题。

  就调查中发现的公用电话亭坏损率高、卫生条件差以及部分路段过于密集等问题,记者拨打了北京公话客服中心96188000进行咨询。工作人员称,只能将这些问题记录后向业务部门反映,业务部门会派人前去维修。

  回应

  统一样式增添交费功能

  11月底,市市政市容委称,将规范治理公用电话亭,两年内,市区每一条街或每一区域的公用电话亭的颜色和样式将统一,同时将与北京联通研究为电话亭增添新功能。

  据市市政市容委摸底调查,目前北京有17350个公用电话亭,有大约35000部电话。这些电话亭建设的年代不同,样式也有差别,目前有6种样式,包括第一批IC卡电话“黄帽子”,以及后来的圆筒亭、飞燕亭、两种奥运亭和国庆60周年在长安街设置的中国结亭。

  据市市政市容委调查,目前全市能使用一卡通的电话亭有9000余个。现在市民用一卡通的比例很高,IC卡使用率下降,今后一卡通公用电话亭将增加。另外,市市政市容委正与北京联通研究为电话亭增添新的功能。未来,公用电话亭将不仅有通话功能,还同时具备查询、交费等新功能。

  数字北京信息亭

  满是尿骚味

  路人绕着走

  曾几何时,“数字北京信息亭”以其靓丽外表和为民提供免费、便捷的查询服务颇受欢迎,但这一切已成往事。如今的这些小亭子信息老化、设备损坏,更有甚者,被人当成了小便池、垃圾桶和小广告的张贴亭。近日,记者走访多地,调查了信息亭被市民抛弃的原因。

  调查一

  设备破旧损坏无人管

  数字北京信息亭少人问津,因为绝大多数已“罢工”。记者在学院路调查时发现,北京科技大学西门往北至志新路口,200余米的距离共有3座数字信息亭,但却无一可以正常使用。对面中国地质大学门口两侧也各有一座,结果一样,均处于黑屏状态。

  记者注意到,这些“数字北京信息亭”通体由一张蓝色景观图包裹,但或许是时间太久,这件“外衣”已多处破烂,里面的灰色结构裸露在外,被人胡乱涂鸦,样貌丑陋。信息亭内三侧墙体布满小广告被铲除后的痕迹,屏幕处于黑屏状态,机身斑驳,外壳破旧。

  屏幕上方倒是还留着使用提示,并留有本机编号、客服和招商电话。记者拨通客服电话,对方也表示了抱歉,“我们也不想这样啊。”并建议记者去别处另寻正常的信息亭。

  调查二

  查询信息也早已过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途经信息亭时,甚至下意识加快脚步,因为这些曾经可爱的小亭子如今境况相当惨,不仅小广告随处张贴,有的甚至被路人当成了“便溺池”。“看里面脏兮兮的,还不时有尿骚味飘出,我们当然要离远点了。”过路市民直言。

  在学院路这段200余米的距离内,记者做过统计,道路两侧共五座信息亭,全部损坏“罢工”,其中四座内有明显尿骚味,而剩下一座内立着大扫帚和垃圾堆。一位清洁工称,他负责该路段一年多了,从未见有人进去使用过。“但那个扫帚不是我们的。”清洁工称。除了卫生条件差,办证、发票的小广告在亭身随处可见,机身也已锈迹斑斑。

  市民王女士称,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用的信息亭,但查询的信息也早已过期。除了查询不方便外,触摸屏也不灵敏。

  回应

  明年更换打造查询平台

  自2002年11月始,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联合首都信息发展股份公司,共同组建了北京首通万维信息技术发展公司,并累计投资7000万元运营“数字北京信息亭”项目。从此,617台信息亭分布于北京的主要公共场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社会信息化处负责信息亭项目的高先生对记者表示,目前信息亭损坏的确比较严重,部分功能也已经不合时宜了,但该情况不会持续下去。“我们正在和市市政市容委各部门研究,尽快对信息亭进行更换。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最快将于春节前后启动首批信息亭的更换工作。”

  高先生透露,因目前正在研究中,首批更换的数量和区域尚不明确。“新的信息亭将在功能上有所扩充,原有功能也会进行优化,将使用较少的功能关闭。”高先生称,除原有触摸屏外,新机器还会增加电子显示屏,力争打造成公共查询和教育平台。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岳亦雷

  实习生 彭小菲

  本版摄影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

(责任编辑:UN60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