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16区县两会全部结束 区县长首次无本土干部

2011年12月31日03:26
来源:新京报 作者:温薷
 东城区长牛青山,1960年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西城区长王少峰,1970年生,法学硕士
 朝阳区长程连元,1961年生,研究生文化程度
 海淀区长隋振江,1963年生,经济学硕士
  本报讯 (记者温薷)昨天通州区人代会落幕,北京16区县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正式诞生。记者发现,新16名区县政府“一把手”中,首次不再有“土生土长”的干部自本区县内提拔至区县长的干部已不存在。

  另外,此次换届中,10名区县人大主任易人。

  “本土化”有利有弊

  昨天,通州区人代会闭幕,岳鹏当选通州区区长。至此,北京16区县“两会”正式落幕,新一届区县政府领导班子随之尘埃落定。

  盘点16区县政府新任“一把手”履历可见,无一人是“土生土长”的区县干部。所有区县长的任职过程均经历了调迁,离开了其生长地和仕途起点。这种情形在北京历届区县政府“一把手”中,尚属首次。

  去年2月调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党组书记的原通州区区长邓乃平,就是一名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官员干部。

  在任时,邓乃平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后来从农村考出来参加工作,也从没离开过通州。同样“土生土长”的干部,还包括现市农委副主任、原密云县县长刘福志。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本土干部”的优势是对本区县的情况比较熟悉,有利于为百姓着想、办实事。不过“本土干部”弊端也不少,人脉关系不免也有负面因素,比如掌权后有人要求办事、解决问题。再有,“本土干部”易受到制约,因而容易保守,创新性不足,如果换作外地、外区县人,视野和思路则会更加宽泛。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60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