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网民:乳业巨头集体涨价前应该“hold住”质量

2012年01月05日01:4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在原本应该主打“促销牌”的元旦,众多乳业巨头却打起“涨价牌”。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制品集体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到2元。有专家称,乳企所称的原料成本上涨这一理由讲不通,集体涨价或源于自身压力。

  对此,有网民质疑乳企的“成本推动论”。还有不少网民认为,在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后,乳品企业在 “ 理 直 气 壮 ” 涨 价 前 应 首 先“H O LD住”质量。

  乳业巨头集体涨价

  署名为“缀青”的博文写道,下午,送奶员上门收奶费,告诉我从1月起牛奶涨价了,还直言告诉我,涨的很多,约20%了。我看着他只有笑的份,涨价也不能怨他,他说了声“通货膨胀连牛奶也涨价”。记得去年年初时,鲜奶每瓶1 .8元,后涨至2 .1元,这次涨到2 .5元,这样的涨价幅度让人感叹!

  署名为“赵志疆”的博文认为,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制品将集体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到2元。企业经营状况不同、生产成本各异,不约而同涨价本身就颇为令人费解,更是出乎公众意料。但是,倘若换一种角度考量,此事却又不难理解此番价格攻势在行业内部酝酿已久,甚至时间安排也已计划妥当。即使乳制品价格有必要调整提高,也应该由生产企业依据经营成本以及市场需求各自进行合理调整,时间统一、地点一致的集体行动背后,到 底 掩 藏 着 什 么 鲜 为 人 知 的 秘密?纵使消费者难辨究竟,相关职能部门却不可不查。

  逆势涨价的背后

  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乳制品消费旺盛,而以往这个时期,乳制品企业都是卯足劲头降价促销,此时集体涨价违背了以往的规律。

  署名为“何龙”的博文认为,尽管中国有人有能力到国外扫荡奢侈品,但大部分人还远未拥有如此气派的实力,还只能做出必要选择而非充分选择。因此,国产乳品再怎么涨价,毕竟也比进口乳品便宜,也更匹配多数人的消费能力。这使得人们面对负面又负心的一些国 产 乳 品 时 , “ 想 说 爱 你 不 容易”,想说再见同样不容易。也许正是看中了多数消费者的这种“夹层心态”,那些乳品企业才敢逆势涨价。这次乳品企业同时同声涨价,表现了罕见的“步调一致”,令人怀疑他们结成了价格同盟。在部分中小型乳企遭到淘汰之后,几大上市公司乳企更加容易“团结一致”。

  署名为“马鹏”的博文认为,乳品虽然不是老百姓生活中必备的食物,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涨价势必会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再说了,这次乳品涨价不再是单兵游勇作战,而是乳业集体行为,如此局面下,就摆脱了你涨价而他降价的现象,老百姓只要喝牛奶就得多花钱,“货比三家,家家涨价”,没得其他选择。

  更应关注乳品质量与安全

  署名为“不执着”的博文认为,乳制品企业并不只有涨价一条路可走,应该还有利润空间可挖,更有降低成本的办法,那么不妨节能降耗,节约挖潜,用此来消化牛奶收购及其运输等各方面的成本。首先要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以此消化乳制品涨价。其次,乳制品企业要有责任意识,更要有民生思想和理念,要在生产和销售中关注百姓生活,从而更好地提高乳制品安全,让百姓能吃上放心的乳制品。其三要听听民众的意见,关于乳制品涨价关乎民生,也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在上调价格前先征求民众的意见,摆出自己涨价的理由的同时,听听他们的呼声,让涨价也不能那么急,脱离了群众就脱离了企业的根本,肯定会失去企业发展的生命。

  署名为“倪金节”的博文认为,而从行业对比来看,连公共事业、部分垄断行业的涨价过程,都伴随着价格听证会,多方听取消费者、市场协会等利益方得意见。而行业巨头的经常性集体同时涨价,有着明显的价格联盟的迹象,违背市场规律。这背后,宏观调控有着发力的空间。实际上,对于目前的中国奶企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绝不是不断涨价。

  (记者 史丽 整理)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