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打击“吃空饷”还需“下猛药”

2012年01月11日10:16
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作者:池墨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池墨/职业撰稿人、专栏作家

  在山西省疾控中心人事科,有一名叫王烨的科员,2011年7月从山西省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当年10月第一次到省疾控中心上班,却从5年前入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由财政全额拨付的基础薪、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5年的学费亦由省疾控中心承担。王烨的父亲是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现任县委书记杨存虎。(《钱江晚报》1月8日)

  显然,“吃空饷”是权力腐败下的“蛋”。现在,山西对“吃空饷”事件进行调查,但是,对“吃空饷”的调查,也要谨防“吃空饷”,别把“调查问题”弄成“掩盖问题”。

  2011年12月14日,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张杰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称,王烨调入该单位,并在该单位领取工资“合乎组织、人事程序和要求”。既然如此,还调查什么?

  由此,让人想到了近期频频曝光的官员履历造假事件,一些地方在群众举报后,也组织了调查,但调查结果却是群众“反映不属实”,聘用“手续完备”、“任用符合规定”。

  毋庸置疑,由于权力腐败,“吃空饷”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官员履历造假现象,也是真实存在的。(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比如原山西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沈庆华,就因为履历造假被免职。而山西临县安家庄乡党委书记曹莉,也因为履历造假被免职。

  显然,吃空饷是权力腐败的结果,不仅应该追究“吃空饷者”的责任,更应追究那些“生产”“吃空饷”者的责任。然而,在生活中,那些权力腐败者却无需为自己的腐败行为买单。一些调查、清理,也只是针对“吃空饷”者,最多是清退他们或追回被领取的饷金。这样的处理结果,让那些权力腐败者毫发无损。因此,对于“吃空饷”事件的调查,还需“下猛药”,这剂“猛药”就是追究权力腐败者的法律责任。只有将那些权力腐败者绳之以法,才能让那些权力拥有者引以为戒,“吃空饷”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