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情况下,孩子们只能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记者 李文波 图 |
见习记者 刘瑞朝
核心提示
有没有禁补令,休闲周末仍是奢谈。昨日本报刊发《为啥河南考生分数总比外省高》,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进行报道,这引发了参加两会人大代表和相关专家的关注。
在编教师该不该到社会上兼职?去社会上补课好,还是在学校里补课好?究竟是能力重要,还是分数重要?代表、专家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甚至针锋相对。在很多代表、专家看来,“学生课业负担”这道题目依然无解。
【现象】
补课现象 校内校外遍地开花
本报记者到实行“禁补(禁止学校在晚上、节假日补课)令”的山东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虽然学校已经很少补课,但一到周末,学生就陷入各种补习机构中。
济南当地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其实山东省从2009年就立法严禁止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和有偿兼职,目的就是让补习机构无生存机会。但记者在济南市采访时发现,很多辅导机构都打着名校名师的牌子。记者走访了几家辅导机构,工作人员都保证说,机构内的教师都是名牌高中的教师。有辅导机构更是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面打听教师的联系方式,打算聘请教师。该机构负责人说,寒假临近,他们准备开设寒假班,但苦于教师资源缺乏,准备聘请一些名校教师前来授课。
在郑州,今年元旦一过,道路两边的广告栏中,有关课外辅导、补习机构的广告就成了主流。
1月2日是法定假期,记者来到郑州几所培训学校实地探访。上午10时,在农业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一辅导机构内,记者看到,学生们坐得满满当当的。临近中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另一处小升初辅导机构,发现门外站满了接学生的家长。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他希望孩子能上一个名牌中学,所以就牺牲了自己的假期和孩子的假期,让孩子来这儿补习。
在一些县城中学,学生们周末更是难得清闲。去年12月25日是个周日,记者到郑州某县进行暗访。该县有三所高中,记者到达其中一所高中时,发现学生们都在教室里上课。附近一书店老板介绍说,这所学校的学生平均四周才能回家歇一天。记者调查发现,其他两所高中为比拼升学率,都利用学生的周末时间进行补课。
【热议】
学生负担重 真的无解?
补习机构为什么“野火烧不尽”?省人大代表孔冬青分析说,原因就在于补习机构有生存的土壤。目前的高考是对学生做题能力和技巧的考察,比拼的是耐心和体力,而能力无关紧要。虽然山东省明令禁止周末补课,禁止在职教师办家教,但在高考指挥棒下,一个学校选择了违规补课,一个家庭选择了违规辅导,就会有更多学校和家庭加入。学生想过一个轻松周末,还是一种奢求。
禁也累,不禁也累。“课业负担重”这道难题,真的无解吗?对此,人大代表、相关专家和广大网友针锋相对,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观点PK①】
在编教师该不该到社会上兼职?
教师该不该兼职?省人大代表孔冬青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他说,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一些教师在课外兼职,影响了课堂上的效率。优质教师资源到社会上补课,会造成新的不平衡,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不能享受到这种资源,这只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省人大代表于自强则支持教师补课。他说,之所以出现“择校热”,就是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太过集中,好学校就那么几所。优秀教师在社会上授课,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向社会。那些平时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弥补学习上的不足,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观点PK②】
在社会上补课好,还是在学校补课好?
有人大代表说,他赞成学生到社会上补课,一方面辅导机构掌握着很多优质资源,另一方面机构内的一对一辅导,可以让孩子享受到课堂上享受不到的个性化教育。
省人大代表蒋平说,她并不赞成学校利用周末和假期补课,这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休息时间。如果非要补课,在学校补要比在社会上补好得多。现在社会上的辅导机构鱼龙混杂,很大一部分都是骗钱的,他们对教育学、儿童心理学都不懂。还有很多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生开设的辅导班,都是误人子弟的。相反,学校里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考、高考的方向都很熟悉,还熟悉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辅导。
【观点PK③】
政府禁止补课,中不中?
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玉斌说,简单地扩充高考指标,增加高校数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高考考的东西,很多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只有做各种习题,参加各种补习班。
政府应明确禁止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在编教师不得利用业余时间办班,学生家庭作业要实行总量控制。只有全省所有学校都认真执行这些规定,才能真正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同时,各个学校也要在此基础上公平竞争,否则会引发更严重的无序竞争局面。
省人大代表孔令青不赞成这种说法。他说,如果政府立法能够解决问题,为啥山东省的孩子仍然无法从沉重的学习压力下挣脱出来?现在许多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辅导不了孩子的课外作业。同时,由于一些家长下班时间晚,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只要高考制度不变,社会上就会有补课的需求。想给孩子们减轻负担,还是一句空谈!
【观点PK④】
重能力,还是重分数?
中考、高考试题与日常授课脱节,导致了学生“过度学习”现象的出现。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李涵说,孩子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因为现在的试题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为让学生得到高分,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同时,为了应试,学生不得不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完成无穷无尽的课外习题和测试。在忙碌的补课中,孩子们失去了太多享受生活、发现自己兴趣、培养自己专长的机会。
省人大代表马颖新说,政府应该减轻学校压力,让学校从高考指挥棒下解脱出来。应该做好基础教育,因为基础教育是我们终生需要用的,是我们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比如高中,我们拿出两年半的时间把高中基础教育扎扎实实做好,拿出半年时间备战高考,即使最后我省平均分数降下来了,但不影响国家在河南的招生,不影响孩子们上一个好大学。
省人大代表蒋平说,在现行高考制度不变的大前提下,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肯定不会有太多学校做“乖孩子”。现在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只能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凡是走进大学的孩子,都是走独木桥过来的,让孩子们不去挤这个独木桥是不可能的。学校、学生包括家长都是以分数为重,因为只有确保考上了大学,才能确保孩子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关键是在大学期间,孩子的综合素质能不能得到提高。在这方面,她比较推崇美国“宽进严出”的大学制度。如果你没有真本事,是拿不到大学毕业证的。但我国的大学则是“严进宽出”,考进大学好像就万事大吉了,大学生普遍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到毕业时不可避免会遭遇就业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