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伊朗局势 > 伊朗局势消息

美伊舰艇两度在海峡遭遇 美官员证实称确受骚扰

2012年01月16日01:31
来源:现代金报

  由于美国酝酿把伊朗石油出口纳入制裁范围,伊朗去年12月底威胁封锁作为全球石油运输战略咽喉的霍尔木兹海峡。除了唇枪舌剑,伊朗近来高调军演,美国三艘航母齐聚海湾,双方紧张关系加剧。

  13日,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证实,美国海军一周前在霍尔木兹海峡两次遭伊朗海军摩托艇“骚扰”。

  美伊舰艇两度遭遇,骚扰+监视?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国防部高官13日告诉法新社记者:“我证实,确实几次受到骚扰。”

  之所以证实“被骚扰”,缘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先前一则报道,称美国海军舰艇在霍尔木兹海峡两次遭遇伊朗快艇。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美国官员告诉这家电视媒体,美国海军“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本月6日经霍尔木兹海峡驶入海湾时,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三艘快艇迅速靠近,最近时距离不足460米。

  6日晚些时候,一艘伊朗快艇靠近美国海岸警卫队“阿达克”号小型武装快艇。按美方艇员的说法,伊方快艇配备一挺重型机关枪,而伊朗船员挥舞着AK-47型自动步枪。

  五角大楼已公开美军舰艇遭遇伊朗海军快艇的视频画面。

  路透社报道,2012年初至今,9艘美方舰只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除两艘遭遇伊方快艇,不清楚其余7艘美方船只是否有类似经历。

  伊朗核专家遇刺,中情局所为?

  据伊朗《德黑兰时报》15日报道,伊朗外交部14日向瑞士驻伊朗使馆的美在伊利益代表处发出抗议照会,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暗杀伊核专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

  照会说:“根据权威文件和可靠信息,这次暗杀事件系美国中情局策划、指挥和支持,且有中情局特工直接参与执行了暗杀。美国政府对此事负有直接责任。”

  照会说,伊朗谴责这一暗杀行为,呼吁美国政府立即对此事做出解释,并停止支持任何针对伊朗公民的反人道恐怖主义行为。

  自2007年以来,伊朗已发生6起针对核科学家的袭击事件,共造成5名核专家死亡、1名核专家受伤。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1日否认美国参与暗杀艾哈迈迪-罗尚。

  打,还是不打?美国在做两手准备

  [发出警告]

  经秘密渠道警告伊朗勿关闭海峡

  美国《纽约时报》13日刊登文章称,奥巴马政府正通过秘密沟通渠道警告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不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否则美国将采取行动。

  这篇文章说,奥巴马政府的官员拒绝提供这一沟通渠道的细节,以及是否得到了伊朗方面的回应。

  文章说,奥巴马政府选择这一秘密沟通渠道旨在在私下里向伊朗强调美国对于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的担忧。

  美国的一些海军官员说,他们最大的担忧便是某个激进的伊朗革命卫队海军军官采取个人过激行为,进而触发更大规模的危机。

  [部署兵力]

  最近数周在科威特秘密增兵

  一些分析师先前猜测,美军最近数周增加在科威特的军力,驻军规模扩充至大约1.5万人,包括两个作战旅,以应对“潜在威胁”。

  美国军方13日解释,从伊拉克撤出的部队进入科威特,致使驻军增加。海军上校约翰·柯比说,没有听说增加科威特长期驻军的任何消息,“事实上,我不认为科威特会(长期)维持这些数量的驻军”。他说,各地驻军按需轮换属正常换防。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先前说,结束伊拉克驻防后,美军会在海湾及其周边部署大约4万人。对这一说法,柯比拒绝提供部署细节。

  拉美之行,伊朗找到了朋友

  不过拉美小国实力有限,声援多,实际支持少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2日结束对拉美四国的访问。在为期5天的访问中,艾哈迈迪-内贾德就双边关系和伊朗核问题与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古巴和厄瓜多尔四国领导人交换了意见,并在伊朗发展民用核项目问题上获得四国的明确支持。

  在艾哈迈迪-内贾德出访前,美国便发出警告说:“现在并非与伊朗发展关系的时候”,随后又驱逐委内瑞拉驻迈阿密总领事,以“杀鸡儆猴”。不过,美国的警告似乎未获成效,各国不仅给予艾哈迈迪-内贾德较高礼遇,更公开表示不会屈从于外部压力而放弃与伊朗发展关系。在发展民用核项目问题上,四国对伊朗表示支持,使伊朗在面对美欧压力之际获得了宝贵的声援。

  分析人士认为,艾哈迈迪-内贾德此次访问拉美四国,旨在寻求国际支持和经济利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由于这四国经济实力有限,也不愿与美形成直接冲突,艾哈迈迪-内贾德此行获得的“道义声援”或许要多于实际支持。

  其他国家如何看待海湾局势

  俄罗斯:反对对伊实施新制裁或发动军事打击

  俄罗斯副外长加季洛夫13日在莫斯科说,如果某些国家对伊朗实施新制裁或者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国际社会将认为其背后的目的是企图颠覆伊朗政权。

  加季洛夫当天对媒体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伊朗核问题有激化的趋势。如果西方国家超越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单方面对伊朗实施制裁,将会对伊朗人民的生活以及伊朗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做法将破坏国际社会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所做的努力。

  英国:暂不考虑对伊朗动武

  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15日刊登的专访中,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表态,暂不考虑对伊朗动武,但不意味着英国持久排除军事“选项”。

  “我们相信,继续施加和平、合法的压力”是应对伊朗的办法,“是今后几周大家会更多看到(的方式)”。不过,他强调,“从长远看,我们不剔除任何选项”。

  日本: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核问题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13日说,应当谋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不应关闭对话大门。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玄叶当天与到访的法国外长朱佩会谈时作出上述表示。谈及欧盟对伊朗的石油制裁,玄叶说,如果原油价格飙升,那么制裁将产生相反效果。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