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年初五,按传统风俗是“迎财神”的日子。从前夜8时许至昨日凌晨,在上海的大街小巷,3万余名环卫工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财神”。据不完全统计,市容环卫部门共清除烟花爆竹垃圾近1300吨,比除夕夜增加了近50%。
有人说,环卫农民工每年都放弃回家过年的机会,不仅让上海“面孔”的清洁得到保证,也无形中给节日铁路运输减轻了压力,功不可没。殊不知,他们也需要照看父母儿女,也有新年的期待。
儿子跟着妈妈扫马路 在福佑路上,一位戴着口罩、身着环卫制服,个子瘦小的女性正在清扫马路,身边总有个小男孩跟着她。往来拥挤的人流不得不让她扫扫停停,可手中的扫帚有时难免会碰到路人,她赶紧向对方赔礼打招呼。“噗”,有人把口香糖吐在地上,她不吭一声走过去蹲下将其一点一点刮擦干净;有车迎面开来,懂事的孩子贴身紧护着妈妈;“啪”,不知谁又把香蕉皮丢在地上,还没等她起身,孩子又赶紧跑上前弯腰捡起;簸箕里垃圾满了,孩子跑过去把垃圾桶盖掀起,让妈妈能顺顺当当倒垃圾。
她的同事告诉记者,她姓赵,家在安徽阜阳农村,来上海干环卫才一年多,平日里她不善言谈,总是埋头打扫马路。她丈夫也在上海打工,春节加班。过年不回老家,又没法把孩子丢在家里不管,只能让儿子跟着母亲一起来扫马路。“把孩子带在身边是希望能在上海接受更好的教育。”小赵的心愿从她身边的纸袋就能看出里面全是孩子的课本。
18年才回一次家 在上海干了18年环卫工作的安徽籍员工老赵,老伴与他一样干环卫。当谈起18年只回过一次老家过年的经历,老赵说:“说真的,每逢过年看着人家开开心心团聚,心里确实不好受。但请父母来上海或自己回趟老家,时间紧还花费大,还不如把路费攒着再加节日加班费一起寄给父母,让老人家买些好吃好喝的。”谁料,唯一一次回家过年,还是为父亲奔丧。老赵眼里噙着泪花:“那年,要是再提前三四个小时,就能和父亲见上一面了,可天下着大雪,道路泥泞车不好开……”
老赵说,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生活条件也在日渐改善。以前他与妻子在上海租了一间老式棚户房,才8平方米,和小儿子蜗居一室;有时大儿子夫妇俩来上海,老赵还得和小儿子带着铺盖卷四处借人家的屋檐凑合一晚上。如今,老赵找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的条件稍微好些了。“希望通过踏实工作,为孙子攒下读大学的钱”,这是老赵一家的新年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