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22日)晚11点,记者来到汪先梅家,汪先梅家里静悄悄的,丈夫张春家躺在床上,家里的电视机正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但没有声音,汪先梅穿着环卫制服,一个人等着,身边放着一把崭新的大扫帚。
汪先梅告诉记者,因为爆竹声影响孩子们的休息,每年过年期间,他们就把孙子、孙女送回老家,21日晚,在深圳工作的小儿子终于抵达武汉,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10平米的简陋房子里吃了顿年夜饭,“只办了5个菜,其中还有一个是自己做的咸菜,父子俩都很高兴”。
因为老伴晚上还要上班,父子两人早早就睡了。
可汪先梅却怎么都睡不着,这段时间的经历像走马灯一样在她脑海里闪过,尤其让她难忘的是腊月二十八(21日)那晚,市长唐良智请全市环卫工代表吃团年饭,当时,她就坐在市长右手边,还给市长敬过酒,“一切真的像在梦中”。
“秘密武器”保护耳朵
晚11点50分,记者换好工作服,和汪先梅一起来到环卫所,准备跟扫鞭的同事一起出发,奔赴岗位。
按照惯例,她提前一天扎好了一把崭新的大扫帚,担心新扫帚上的倒刺扎伤手,汪先梅将自己的旧扫帚让给了记者,同时,她让记者随身带两张卫生纸,说是等会要用上的“秘密武器”。
新年钟声敲响时,记者和汪先梅正好来到台北一路上,霎时间,记者仿佛置身于战场,耳畔不断响起鞭炮爆竹声,满眼看到的都是硝烟,不时有礼花如同照明弹飞上高空,将整条街道照得如同白昼。
短短几秒钟,记者的耳朵就招架不住了,几乎被无处不在的爆竹声震聋。记者的耳朵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时,一旁的汪先梅却似乎一点都不受影响。在记者追问下,她淡定地从耳朵里倒出一个小纸球来。她告诉记者,随身带几张卫生纸,就是用来搓成球堵住耳朵的,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不被震晕。原来这就是“秘密武器”!
扫鞭中的“游击战”
顶着四处飞溅的鞭屑,迎着刺鼻的硝烟味,记者和汪先梅一起开始了“龙年第一扫”。
才扫了50多米,记者就觉得胳膊酸痛不止,汪先梅说,扫街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枯燥辛苦,新手扫一夜鞭回去胳膊要疼上几天,以前队里来过不少新人,扫了几天后就忍受不了离开了。
在记者学习扫地的过程中,还真发现了不少新问题,比如,路边停着不少私家车,车底下的鞭炮屑怎么扫真是难题;更让人恼火的是,很多时候,记者刚刚扫过的路段或者准备要扫的路段,就有人拿出厚得像汽车轮胎的鞭炮燃放,危险不说,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白白糟蹋。
汪先梅对于这样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车底、墙角等地方的鞭炮屑就用扫帚一点点掏;遇到有人正准备半夜放鞭,就闪在旁边,等别人放过后再扫;已经扫过的地段被人再次炸满鞭屑,她毫无怨言地重新再扫一遍,这反倒使得放鞭的人有些不好意思。
齐心协力结束“战斗”
在同事的协力下,凌晨1点刚过,汪先梅的任务就提前一小时完成了。热心的她扛着扫帚四处赶场帮忙。
凌晨1点30分,局里派人下来检查工作,汪先梅和同事又到各自负责路段巡视了一遍,这才放心回家。
回到家里,老伴清运垃圾还未回来,汪先梅便打开电视,正赶上晚会重播,“反正也睡不着了,耽误的晚会刚好可以补上”。
记者得知,大年初一可以休息一天,从初二开始,她又要和平日一样,每天凌晨3点半上街扫地,难得休息的时间,她格外想小孙子俊俊,“虽然平时惹人‘恨’,但一旦离开了,心里怪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