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州市民称小北路红砖屋系民末清初古建筑(图)

2012年02月05日05:05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莫冠婷
 
有市民认为,上下两图建筑有相似之处,怀疑红砖屋是清末民初文物
有市民认为,上下两图建筑有相似之处,怀疑红砖屋是清末民初文物

  小北红砖屋是清末民初古董?

  专家认为222~228号属岭南早期现代建筑 应该划定为“历史建筑”来保护

  小北路

  1927年扩建前是通往白云山的郊野小道,从前是市民游白云山的必经之路,故有“登峰路”的乡野之名。后来,因傍依清代广州城小北门而得名。清代称小北直街,1927年扩建成马路。

  本报讯(记者 莫冠婷)小北路222~228号红砖建筑,坐落在小北路上十分显眼。近来,有市民翻阅《羊城寻旧》一书时发现,一张1927年的照片内建筑和它十分相像,于是猜测它可能是清末民初的建筑。现在,由于这栋楼房面临拆迁的命运,居民呼吁专家调研清楚该建筑的“真正身份”,以免误拆文物。

  前晚,热心市民刘先生报料说,小北路222~228号是一栋三层红砖建筑,属于市越秀区国土房管局公布东濠涌二期拆迁范围,但“很可能”是清末民初建筑,他担心这栋“有价值”的建筑不能保留。

  刘先生说,他在《羊城寻旧》一书中找到证据,小北路在清代称小北直街,在1927年小北路扩建马路。“《1927年扩建的小北路》这张照片,显示这栋建筑在扩建马路前已存在”。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小北路222~228号现场,尽管分为4个门牌号,但222号、224号、226号、228号是一栋整体建筑,共3层,红砖外墙,四坡屋顶上有瓦片覆盖,的确显得古色古香。

  不过,就建筑的年代问题,附近居民王姨告诉记者,这栋建筑是苏式建筑,约1957年建好,属于广东省航运设计院的单位宿舍,设计院职工在1958年入住该建筑。管理员卢先生说,目前共有40多户人在这栋建筑居住。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02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