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广州房改房公共区残破不堪 墙皮脱落发霉长青苔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5月17日03:19





  翻新没有维修基金也普遍无人管

  前段时间,“回南天”频频光顾广州,市内许多小区的公共区域内,多处墙身、天花发霉,业主和物管们都忙着进行翻新。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市内多处房改房的公共区域,发现这里的问题又岂止发霉这么简单,墙体开裂、墙皮剥落、青苔遍布、涂鸦和“牛皮癣”四处都是……已经残旧到惨不忍睹的地步。这些没有物管的房改房,公共区域一天“残”过一天,究竟有没有人管?

  如果您有翻新房改房公共区域的好建议,或已有成功的实践,可联系本报,电话:81919191。

  策划/林明、唐迎春

  文/ 记者黎亮

  图/记者庄小龙

  墙皮脱落发霉长青苔

  小北路和天香街交界有一栋约25年楼龄的楼房,其中包括私房和房改房。该楼的外立面已被旁边酒楼飘出的油烟熏得发黑,部分墙皮已脱落露出红砖,极为残旧。

  走进一个楼梯口,发现楼房内部环境更为恶劣,楼道地面污水横流,墙面发黑发黄,除了布满裂纹霉斑外,还有一些黑漆漆的涂鸦。楼道转角处的围栏和外立面一样,也是水泥脱落,露出大片红砖,上面长满青苔。一旁的消防箱,则是玻璃尽碎,消防设施不翼而飞,每层楼梯的扶手上,都贴了不少“牛皮癣”。

  位于正南路的锦荣街13号,是一栋约20年楼龄的房改房。这里的墙面剥落更为严重,部分外立面的水泥几乎完全脱落,仅剩的一点水泥面也被青苔覆盖,乍看就像一栋老旧的红砖房。还有部分墙皮虽然已裂开,但尚未完全脱落,像纸一样卷曲地挂在墙面上。

  楼梯间的左、右、上方都是因墙面剥落形成的大片“地图”。有的墙面剥落处用水泥马虎地抹了抹,但既没有完全盖住剥落面,也与周围墙面颜色不一致。

  而位于淘金北路的房改房,虽然因穿衣戴帽工程使外立面焕然一新,但内部仍然是残旧不堪。

  记者走进淘金北路133号,一楼楼道地面积了一摊水,墙面裂纹斑斑,上半部被住户厨房涌出的油烟熏黑,下半部受潮气影响,布了一层薄薄青苔。

  环境差老住户买新房

  在小北路121号,某户的房主黎叔刚刚装修好房子,重新粉刷过的墙面雪白如新,与屋外黑黄的墙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黎叔说,几年前,他就是因为忍受不了老房恶劣的环境,才用尽积蓄在别处购置了新房,随后搬离了小北路,并将老房出租。但正因为老房环境不佳,一直租不出好价钱。“其实这里地段是挺好的,紧靠越秀公园小北花圈,这一片的房子均价都在一万以上了,但就是因为太残旧,租价上不去,我这一房一厅的房子月租还不到一千元。”黎叔此次装修,也是为了让房子租个更好的价钱。

  然而,记者随后在楼下恰逢一直在小北一带找房子的白领小张,她一进楼梯口就直摇头:“屋子里再好我也绝对不会租了,外面太残旧,让人觉得压抑。”

  黎叔也意识到,装修似乎对提高租价并没有太大帮助,最近,他正在考虑将老房子卖掉。

  像黎叔这样,相对而言经济条件比较好,得以购置新房搬离老房,但近几年房价高企,他们基本上也是倾其所有,而房改房里还有不少普通单位职工、下岗或退休工人,经济条件更不宽裕,只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继续住下去。

  没有物管翻新没人管

  多数商品房和一部分房改房,引入了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公共区域残旧的问题并不算突出。前段时间,广州频繁出现“回南天”,许多小区公共区域多处墙身、天花发霉。针对这种情况,广州逸景翠园的物业管理处就聘请了清洁公司,对墙身、天花进行清洁,并用油漆翻新。

  而对于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的房改房,如果公共区域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的故障,例如电梯停运、天花漏水、走廊灯断电等,或许还有住户迫于无奈集资维修,而类似墙面破败这种不直接影响生活的问题,一般不会有人愿意掏荷包去翻新。

  广州家家乐清洁公司的业务中就包括小区公共区域的翻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都会接到五六单小区翻新的业务,客户都是物管公司,“住户有事都会找物管,谁会自己掏钱做翻新这种事?”

  价格要低数百元

  小北路附近满堂红中介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在广州从事中介工作数年,所看到的房改房中,约有70%其公共区域环境与黎叔这栋楼差不多,甚至更差。像黎叔这栋楼的居民中,约有50%已经搬离老房,并将老房卖掉或出租。而房改房中的房子,仅受公共区域残旧这种因素的影响,租金就要比同地段商品房中同样大小的房子低数百元。

  天河南六运小区的一位中介告诉记者,小区约有40%都是房改房,谈到这些房改房公共区域的环境,他用了三个字:“脏、乱、差”。“墙体开裂、墙面掉皮、贴牛皮癣的情况比比皆是。”而这片房改房的原居民中,已有60%搬离了老房。所幸的是,糟糕的公共区域环境并未影响这些房子的租价,“因为地段实在太好。”

  海珠区工业大道中的一位中介工作人员表示,工业大道中约有40%是房改房,这些房改房中,石米墙的相对保存还好,黄皮墙的则破损比较严重,“墙皮大块剥离,露出了砖头”,该片区房改房的原居民中,已有80%搬离了老房。

  专家:

  定期翻新无法循

  不妨选个“楼长”

  房产分析专家韩世同告诉记者,广州目前实行的提取购房款2%的资金作为维修基金,由开发商代收,也仅仅是针对商品房,并没有将房改房考虑在内。

  韩世同认为,房改房公共区域翻新,应该还是由房主联合出资。成立类似业委会或物业公司的组织机构,“哪怕没那么正规都可以,像楼长那样。”定期筹集维护基金,最后受益的也是大家。而政府部门,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我住的就是二十年楼龄的房改房,大家选了一个楼长,每年缴纳一两百元的维护基金,不久前公共区域还粉刷过墙壁。”

  广州市社科院彭澎告诉记者,国外不少国家都有相关规定,对建筑物要定期清洗翻新。而我国对于住宅公共区域的翻新尚未有特别明确的立法规定。

  彭澎还谈到,在国外许多国家,许多建筑仍保持着一百年前的原貌,但却并不显得残旧,主要原因在哪里?第一,建筑用料比较好,使用不容易裂开或剥落的材料,而国内许多建筑都要在红砖外铺上一层水泥,如果水泥质量不佳就很容易剥落。第二,国外居民翻新公共区域的意识也比较强。“在管理上进一步探索是一方面,建设时应该更多考虑以后的翻新和维护问题,而不是建了就算了。” (来源:广州日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