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魏新颖
六旬老夫妻刘叔和文姨跳楼自杀后,留下一对龙凤胎姐弟欣欣和亮亮(均为化名)。当年拼死生下龙凤胎,如今孩子还这么小,两老为何忍心撒手而去?据其亲属透露,刘叔与文姨生前曾寻求帮助,可惜悲剧还是发生了。
事件引发对社区家庭服务工作的反思之声。如何杜绝悲剧重演?有社会学专家呼吁:政府应引心理专家进社区,服务类别也应更多样化和精细化。
死因探寻
亲属:经济压力是寻死原因
记者从龙凤胎姐弟的大伯处了解到,造成文姨患抑郁症的最大原因也许还是经济问题。刘大伯称,上个世纪80年代,文姨从毛织厂离职,开始帮人运煤,做临时钟点工。“因为她很勤快,当时挣了不少钱。1999年,他们的独生儿子开了个电脑维修店,文姨给了他十几万元做投资,但没想到成本还没收回来,儿子就因车祸去世。儿子没了,积蓄也没了,这对文姨的打击真的很大”。
10年前,已经绝经的文姨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再要孩子,这花去了文姨十几万元的积蓄。刘大伯称,虽然龙凤胎的到来让文姨暂时忘记了丧子之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照顾孩子力不从心,之前丧子的痛苦又浮上心头。“看着邻居都有儿有孙了,自己的孩子却还这么小,加上生活开支越来越大,而文姨的收入却越来越少,近两年她就开始慢慢想不通了。”
据刘大伯称,近几年文姨和刘叔都买了医保和社保,一次性花去好大一笔钱,两老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竟走上了不归路。
曾向居委求助,请人收养孩子
其实,在文姨和刘叔选择跳楼寻死前,曾向居委会和社会寻求帮助,可惜,悲剧依然无法阻止。当时,两老表达了请人收养一对儿女的想法。文姨说自己年纪大了,对照顾两位小孩力不从心。“很后悔生了这对孩子,其实是在害他们。”
湖滨社区居委会李主任说,大家都劝两位老人不要胡思乱想,而且父母健在的情况下,政策上也是不允许收养的。文姨在50岁高龄才生了这对龙凤胎,这个家庭在社区中一直很受关注,平时居委会很照顾他们,孩子所在学校也减免了学杂费,年末居委会还派发500元救济金,没想到老两口会选择轻生这条路。
反思机制
广州加快建街道家庭服务中心
去年开始,广州市加快了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为的就是把社区服务、人文关怀送到家门口。据介绍,基层政府成立的社区家庭服务中,应该具备社区养老、婚姻家庭服务、青少年教育、社区康复指导、社区矫正、社区就业、困难群众帮扶、外来人口服务、群众诉求反馈、社区卫生保健等十大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真正提供切实帮助。
北斗星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方洁虹称,北斗星已经和越秀区白云街确定了合作关系,即将成立白云街家庭服务中心。“以后街坊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到家庭服务中心来反映,会有专业社工为街坊提供服务。”
专家建议引心理专家进社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彭澎认为,从龙凤胎成孤的这个悲剧来看,政府应该有所反思,如何更好地为社区里的问题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如有的家庭有经济(养老)问题、有的存在就业问题、家庭矛盾、心理问题等,这就要求社区服务需要多样化、精细化。以这个龙凤胎家庭悲剧为鉴,安排心理专家进社区是很有必要的。
应形成求助反馈机制
此外,相关部门接到求助案例,应该有一个好的反馈机制,遇到问题复杂或比较严重的个案,可以记录下来转给相应的部门或义工组织去跟进处理,把悲剧扼杀在萌芽状态。
彭澎还谈到,小至个人、大到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管公司是社区管理的“三驾马车”,而在这中间,应鼓励和欢迎第四种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力量,如一些慈善组织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运作的公益机构(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都是政府管理以外对社区帮扶很好的补充。
何晶、魏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