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很多影迷欣喜、激动、受益的“10元秒杀”“5元秒杀”的电影票价可能将成绝响。前日,本报关于电影局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报道,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关于“会员票、团体票不低于影院挂牌价格的70%”的规定成为几方不同利益代表争论、激辩的焦点。本报记者继续对相关行业人士和普通观众进行采访,以期厘清个中利弊。
院线 竞争更有序
自从本报相关报道见报后,上海联合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就被媒体记者所包围。他告诉记者,联合院线已经完成了对于《意见》的征求反馈稿,院线基本认可《意见》。“对会员票、团体票进行最高7折的限制后,能让影院的竞争更有序。现在影院都在抱怨团购票价太低,在拉低票价的过程中,会影响到票房收入,最终传导到制片方的利益受损,从长远看不利于电影市场的发展。”
不过,吴鹤沪也表示,在《意见》中,全国各地将根据经济水平、观众人数等数项指标进行区域分类,然后按照类别再制定指导票价。“因为现在还没有进行分类,指导票价更是没有制定,因此现在谈观众观影成本上升多少,言之过早。”另外,他认为,当指导价一旦出台,事实上也对影院的最高票价进行了限制,影院以后定价只能在指导价之内,这也将有效防止票价过高。
影院 或是双刃剑
据记者对本市几家大型影院进行摸底,目前它们的实际平均票价基本在40元左右,也就是影院挂牌价的一半左右。按照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言,这个价格应该是制片、发行、院线、影院和观众各方都能接受的,并且也是在事实运营的数值。考虑到优惠、促销等各种因素,逆推后比较合适的指导价格应该在60元—70元之间。但市场人士表示,最终出台的指导价格肯定会高于这个数字。
上海某影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拉低平均票价的主要因素有二:学生包场和团购票。前者,在联合院线的意见反馈稿中已经特别指出,限制折扣必须对学生包场网开一面,而后者则是让上海的影院业者“又爱又恨”。因为团购票的出现,观众人数猛增,客观上培养了大众的观影习惯,但基本三折左右的票价又反过来影响到正价票的销售,让影院利益受损。他说:“原来有心不做团购,但别人都在做,你如果不做,就出局了。限制折扣,等于是把大家又拉回到原来的轨道,如果观众人数下降幅度不大,那么影院肯定增加效益。但是,若市场反应激烈,又回到当年大众都不进电影院的局面,那我们就很受伤了。”
网站 放弃该业务
据了解,目前经营电影票业务的网站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在网上订票的专业票务类网站,另一类是团购网。前者更强调观影享受的体验,因此票价基本在40元—50元之间,像格瓦拉网的一位副总经理就告诉记者:“即便《意见》实施,对我们的影响不会很大。”而像拉手、糯米等团购网站,原本就是靠低至三折左右的电影票价来吸引用户,一旦限折实施,必将遭受重挫。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团购网高管表示:“虽然做电影票的直接利润并不高,但它带来很高的人气,并且收入比较稳定,售后也比较简单,是我们很看重的一块业务。用户众多,也证明它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但如果《意见》真的实施,估计我们将被迫放弃这块业务。”
观众 回家看碟去
对于电影局的《意见》,观众意见不少。本报的相关报道在第二天就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有读者表示,《意见》打着“规范电影市场”的旗号,却根本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反倒对深受观众欢迎的团购票进行硬性强制规定,是“开市场的倒车”。也有读者在微博上评论:观众购票行为的本身,就是对电影票价最有效的规范,卖贵了就回家看碟,电影局的《意见》等于是把最低票价拉高了。
本报记者 罗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