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2月17日,我省三名地质队员杨能昌、高崇民、荣浩,按照工作安排在可可西里地区进行野外作业,2月19日,却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返回营地,随身携带的卫星电话至今无法联络,搜救人员经过11天的努力,仍未发现任何线索,直到昨天,他们仍然下落不明……
杨能昌、高崇民、荣浩,是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公司物化探分公司(以下简称“物化探分公司”)队员,去年9月,他们随物化探分公司青海项目部到可可西里考察。今年2月27日,他们的家属突然接到公司的通知,杨能昌等一行三人在一次野外作业中一直没能回来。
平均海拔5000米
作业环境险恶
昨日,陕西省物化探分公司副总经理申安斌介绍,此次可可西里野外采集任务,是国家公益基础性大调查,计划需要3年完成。因为可可西里地区平均海拔高度5000米,最低温度零下37摄氏度,同时分布了大量的湖泊、沼泽、冰川,天气一旦暖和,在沼泽遍地的可可西里,地质队员几乎寸步难行,因此,野外作业必须在冬季才能完成采集工作,所以本次工作于2011年11月在可可西里赤布张错地区完成国家地质调研任务,计划2012年4月底完成任务。
2月17日,杨能昌一行三人正常外出工作,从地质大本营西藏自治区安多县色务乡出发,到距离几百公里外的作业区进行三天野外游击作业,原定于19日返回营地,“地质队员经常如此,连续几天在野外工作,连晚上休息也只能在车上。”申安斌说,但有一个原则,必须在三天内回到大本营。
搜救范围一再扩大
仍未发现失踪队员
2月19日晚,杨能昌等三人没能按时回到营地。青海项目部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搜救。“从开始搜救,他们随身携带的卫星电话就一直无法接通。”申安斌说,每一个作业组到野外作业,必须携带一部卫星电话用于应急,“只有在车辆抛锚、队员发生意外时,才能用卫星电话联系。”从2月19日起,就联系不到他们。而他们随身也携带着两台GPS设备,只能用于测量地质数据。“事件发生后,陕西省政府应急办、青海省政府应急办等17个单位、包括当地的武警、公安、群众都参与了搜救。”申安斌说。2月24日,省长赵正永批示:“请应急办会同地矿总公司、青海应急办联系,可请求兰空直升机帮助援救。”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也作出批示:“请地矿总公司安排一名领导赴现场组织协调救援,要加强力量,全力搜救,并向当地政府报告,请求支援。”申安斌说:“从2月19日开始,救援队一直在不停地搜救,搜救范围一再扩大,很多救援队的同志都病倒了,不得不继续补充搜救队员,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他们的消息。”
失踪人员个人资料
杨能昌
汉族,1976年12月出生,现年36岁,湖北罗田人,儿时跟父母到周至县,初中文化,1996年8月招收为物化探队合同制工人。
荣浩
汉族,1989年5月出生,现年23岁,陕西泾阳人,2007年12月入伍,2011年转业安置到物化探队工作。
高崇民
汉族,1959年8月出生,现年53岁,西安市临潼区人,高中文化,1977年12月到物化探队工作,1992年3月批准为聘任制干部,并聘为电讯技术员,2009年2月退休,后被项目部聘为专职驾驶员。
事件经过
2月17日杨能昌小组一行三人按正常工作安排,进行三天野外游击作业,原计划19日返回野外营地,但19日晚未归队。
20日青海项目部组织四个救援小组(12人)展开搜救,并于当日下午报当地政府。
21日、22日4个小组和当地政府1个小组共计15人,分头在其工作区赤布张错湖西北约400平方千米范围内搜救。
23日当地乡政府派出三辆车和15辆摩托车队进工作区再次进行搜寻。
26日集中搜集展开,确定了各搜救小组负责人、搜救路线及范围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27日出动4个大组共26人9辆车,工作区内加密区域约300平方千米,完成核心区400平方千米约75%的搜寻,未发现线索。
28日由于搜救人员变化,搜救组进行调整。搜救工作主要以增援的两个救援小组及可可西里赤布张错湖区重项目部人员为主。出动两个大组共14人5辆车,搜救范围200平方千米。第一搜救组完成洞错湖边—孔纳木南山—勒雅日浪包日搜救任务。第二搜救组完成赤布张错湖边—扎布地加洛—塞可塘搜救任务,仍未发现线索。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