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网络,半年前发生的一起毁容案件,近日引发舆论的持续关注。合肥16岁男生陶某求爱不成,竟泼打火机油点火将少女周岩烧至毁容。
案件网络曝光后,旋即走上一条我们熟悉的路径,当事双方互曝隐私、互相指责,各自网络阵营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的功能,相互攻击、谩骂,“官二代”、司法不公、被毁容少女与众男生暧昧、捐款不透明等等,一系列有着无限想象空间的关键词不断跳进网络,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围观者群情激愤,泾渭分明地打起口水仗。
像是被施了魔咒,只要上了网路,那些尚未明断的案件、充满争议的纠纷,就会在围观者的口水中一路疾驰,向着未知的方向,而不管两旁早已变得模糊的真相。真相是什么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你愿意支持仗势欺人的“官二代”吗?你愿意支持那个曾经与众男生有过亲密照片的少女吗?
这样的场景,不免让人想起尚有余温的药家鑫案,从悲剧到闹剧,它一路随网络口水沉浮,始终不曾有过它应有的独立和安宁。所有人都怀有侠义之心,所有人都立足正义,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围观者离场,留下受尽各样言语伤害的当事双方退到无人的暗处,独自咀嚼悲伤。
对一个案件的任何评判,涉及的是人的声誉、命运,公众对于案件的感知与判断,大多受到相关信息的影响,但网络信息毕竟不是司法机构的调查,非但不可能完整,还有可能失真,有的甚至是被扭曲的。在今天民意表达渠道多样,民间声音可以借助网络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下,网络舆论场成为民意情绪宣泄的重要通路。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理性围观,尊重事实和真相,慎重发声。要避免被利用,基于网帖所提供的信息碎片,从朴素的道德观出发做出“情绪审判”。不能借侠义之名滥施网络暴力。
就在网络热衷审判合肥少女被毁容案的同时,另一起来自娱乐界的案件同样因为网络曝光,陷入舆论审判漩涡。演员白静被丈夫刺杀,其夫随后亦自杀身亡。消息传出当天,便有微博曝料惨剧发生“原委”,“小三介入”、“伙同黑社会骗夫”、“气死婆婆”、“白静丈夫嫖娼”等说法层出不穷。当事人尸骨未寒,围观者就忙不迭曝光隐私,非要立下判断出孰是孰非来,若白静夫妇泉下有知,怕是也不愿意接受这番侠义和此等古道热肠罢。
当然,对于许多存有争议的案件,网络民意审判是基于对现实的缺乏信任,担心权力干预司法,社会也的确存在行政权力干预司法的个案,但这不是我们可以用盲动民意干预司法的理由,因为,用一种不公正取代另一种不公正,所得仍非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