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 > 2012年两会消息

刑诉法修正十亮点保人权 有意见认为步子应更大

2012年03月09日04:55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历经16年,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重要法律、被称为“小宪法”的刑事诉讼法面临第二次“大修”。8日,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修正案草案共110条,内容涉及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等各个方面。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一个重大成就,是继2004年“人权入宪”和2007年物权法通过之后,人权事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尊重保障人权写入总则

  考虑到刑事诉讼制度直接决定公民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基本权利,此次提交大会审议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在总则中明确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

  据此,修正案(草案)将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修改为:《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解读:人权规定首现部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说,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增加这一条既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

  “人权保障问题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时候还没有规定。现在规定进去是很大的亮点。”多次参与刑诉法草案修订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表示,“这是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

  本报特派记者赵文竹邢振宇

  严控“不通知”家属情形

  现行刑诉法规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属。其中“有碍侦查”情形的界限比较模糊。

  前两轮的征求意见稿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有三种情况可不通知家属,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犯罪、无法通知家属的情况。此次将前两种删除。

  拘留措施中通知家属的范围也扩大了。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犯罪等严重犯罪”都可不通知,改为明确规定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犯罪”两种情况,都必须在24小时之内通知。

  解读:有意见认为“步子应更大”

  “我们采纳社会各界意见作了几次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修正案草案提请首次审议时,规定两种情形可不通知家属:‘无法通知’和‘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本意是要更明确限定不通知的情形,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反被理解为增加了不通知的情形。”对此,二审稿进一步做了限定。“二审稿通过后,有意见认为步子还可以迈得大些。”

  鉴于此,此次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采取逮捕和指定监视居住措施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都应当通知家属。同时缩小了拘留后不通知家属的范围。“无法通知”是指犯罪嫌疑人不告知姓名、不告知住址的情况。

  可强制证人出庭

  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核实证据、查明案情、正确判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证人出庭的比例一直很低。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为破解“证人出庭难”,增加了专门的条款,设置了证人强制出庭的制度。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解读:破解“证人出庭难”

  在分析证人“出庭难”的原因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说,“中国人在生活中往往很顾及人情,不愿意得罪人。老百姓也没有认识到出庭作证是一种公民义务。”

  此次修改就规定了证人强制出庭。修正案草案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同时考虑到强制配偶、父母、子女在法庭上对被告人进行指证,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维系,规定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专家指出,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可免除出庭作证的责任,只是不强制出庭,其证言的效力还是没变,并非他们拥有“拒证权”。

  公诉案件也可和解

  我国现行刑诉法对自诉案件的和解作了规定。这次修改又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和解程序。

  修正案草案规定,公诉案件适用和解程序的范围为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一程序。

  修正案同时规定,对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解读:审慎把握防“花钱买刑”

  “将部分公诉案件纳入和解程序,适当扩大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考虑到公诉案件的国家追诉性质和刑罚的严肃性,防止出现新的不公正,对建立这一新的诉讼制度宜审慎把握,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也不能过大。”全国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有人提出,这是否意味着可以“花钱买刑”?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认为,制度不是一点没有弊端,但是修正案草案规定的适用范围很窄,比较严格,而且必须出于双方自愿。“鼓励犯罪人道歉赔偿,可以更好地保障被害人权益,使其得到更多赔偿。这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避免发回重审“踢皮球”

  为避免案件在一二审法院间“踢皮球”,反复发回重审,久拖不决,草案作出规定:对于因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再次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

  草案还作出规定避免变相“上诉加刑”?“上诉不加刑”是我国刑诉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现行刑诉法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要闻

温家宝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详细]

两会热点

2012全国两会期间,改革、反腐等热点问题被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提案议案。两会闭幕后,这些建议又将往何处去?[详细]

两会调查

热点调查:房价问题北上广三地居民普遍认可限购令控制房价的作用…[详细]
热点调查:幸福感你心目中谁是最幸福的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详细]
热点调查:2012年通胀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