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京10日电(记者 李玉川)3月11日,日本将迎来3·11大地震一周年,日本各地将举办各种悼念活动,追悼遇难者并宣誓灾后重建决心。3·11大地震已过去一年,但灾区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同时,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日前汇总的研究结果显示,未来4年内东京所在的南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级直下型地震的概率约为70%,新的地震阴云笼罩首都圈。
举行全国追悼大会
日本政府计划11日下午2时30分,在东京国立剧场举行追悼大会,在大地震发生的下午2时46分,集体默哀1分钟。这也是大地震发生一年以来,日本政府首次举办追悼仪式。野田佳彦首相还通过自己的博客号召全体国民11日下午2时46分为遇难者默哀。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明仁天皇与皇后也将亲自出席这一追悼大会,并致悼词。天皇与皇后将参加追悼会40分钟。日本警察厅3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年前的特大地震和海啸共造成15854人死亡,3167人失踪。
垃圾处理成难题
3·11大地震已过去一年,但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相比,灾区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读卖新闻》2月25日至26日进行的一项关于灾区重建情况的全国舆论调查显示,有72%的民众认为东北灾区的重建工作没有取得进展。重建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的影响,民众普遍对核辐射心存恐惧,二是因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缺少协调,导致各项重建政策难以落实。目前,3·11大地震和海啸造成的垃圾只处理了5%。在灾区的临时垃圾站里,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家具等震灾垃圾堆积如山。处理震灾垃圾是灾区重建的基础工作,但由于担心接收灾区垃圾会带来核辐射,多数地方政府不愿意接收灾区垃圾。按目前的进度,政府计划2014年3月底前完成灾区垃圾处理的目标很难达成。为了推动震灾垃圾的处理,3月5日,环境大臣细野豪志宣布对接收灾区垃圾的地方政府予以财政补贴的政策。新政策规定,中央财政不仅全额负担地方政府焚烧和填埋灾区垃圾的费用,还全额负担灾区垃圾的检测费用、垃圾处理设施和焚烧后垃圾灰的检测费用以及争取当地居民理解的宣传费用等。
重建经费申请繁琐
日本中央政府各省厅严重的部门主义也导致重建工作进展缓慢。比如,渔港的重建需要向水产厅申请补助、居民住宅的重建需要向国土交通省申请补助。政府各部门间缺少有效的组织协调,造成各项重建政策很难落实。虽然国会已通过了重建预算,但由于申请手续繁琐,地方政府无法短时间内拿到重建经费。曾担任过岩手县知事和总务大臣的增田宽也3月10日参加NHK电视台的讨论节目时表示:“灾后重建进展缓慢,是人祸不是天灾”。
“还有地震”阴云笼罩
3·11大地震的心理阴影尚未散去,直下型地震的阴云开始笼罩首都圈。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日前汇总的研究结果显示,未来4年内东京所在的南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级直下型地震的概率约为70%。3·11大地震后,南关东地区的地震活动开始活跃。据日本气象厅统计,3·11大地震至本月7日,余震区内共发生了有感地震7224次。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小组本月7日发表的调查结果称,首都直下型地震之一的“东京湾北部地震”震度可能超出原先预测的6强(日本标准,最高为震度7),达到震度7。接连发布的首都直下型地震的预报对日本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近期有关首都直下型地震的新闻和防震减灾节目占据了日本各大电视的黄金时段,各大超市也都在显著位置设置了防震物品专柜。据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由于地震和核辐射的影响,近期移居国外的日本人明显增加。
全球审慎推进核电
据新华社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9日说,核电产业吸取日本去年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物质泄漏教训,采取谨慎措施、加强全球核能安全。
天野之弥当天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说,“我相信核电比以往更加安全”;福岛事故后,建有核反应堆的国家对核电项目“更加谨慎”。
“我们知道哪里出错,采取一系列行动解决问题,不仅日本,全球其他地方同样如此……现在我们要保持这一势头。自满会害死人。”
天野之弥在声明中承认,无法完全排除今后发生类似事故的可能。“没有什么事能做到百分之百。”
按照他的说法,尽管速度放缓,全球核电产业仍在扩张。他告诉路透社记者,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前预测,除现有435座核反应堆,全球2030年有望最多新增350座;全球现有在建反应堆65座,预计至2030年可新增至少90座。
福岛事故发生后,德国、瑞士和比利时决定转而支持可再生清洁能源。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继续运行、修建和规划新核电站,同时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福岛事故“警醒”核电产业、监管机构和政府。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9日发布指令,要求全国核电站为确保运营安全采取新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安装或更新排气系统,以减少严重事故造成的损失;安装精密设备,以检测核废料池水位;改进安全设备,以确保有能力应对多个反应堆同时受损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