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13时许,在太原市南中环街东段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名3岁半男童独自玩耍时不慎跌入40米深的桩基洞,截至记者23时40分发稿时,营救仍在继续。
桩基洞直径50厘米氧气酸奶送进洞里
14时左右,记者接到报料赶到事发现场时,110、119和120等救援人员已先期赶到。事发现场是一处在建的住宅楼工地,地面上还有十余个刚打好的桩基洞。据工人介绍,桩基洞直径约50厘米,其深度基本在40米左右。因为对成人造不成威胁,洞口周围也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救援人员到场后,一直希望能听到洞里男童的声音,但结果令人失望。由于洞口狭窄、成人无法下去,救援人员只好先运来两个氧气瓶,由导管将氧气输送至洞里。随后,又将酸奶捆绑好,慢慢地往洞下放。
救援人员的最大愿望,就是孩子能够喝到酸奶,坚持下去。
挖掘机侧面挖坑施救孩子的位置无法确定
为了确定孩子所处的深度,消防人员将一部水下摄像机吊住往洞里放,地面的接收装置能马上收看到摄像机拍摄到的情况。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摄像机下到洞内30米的时候,无线信号减弱,地面的接收装置已经无法看到图像。
在桩基洞东侧,两台挖掘机、一台铲车和一台卡车已经开始工作。经过约3个小时的挖掘,地面被挖出一个深约7米的大坑,几名工人下到坑底,用铁锹将井壁挖开,查看情况。在这个深度,救援人员未发现孩子的身影。为避免孩子在挖掘机作业时被坠落的土块砸伤,工人们找到一个能盖住洞口大小的盖子,由绳索吊住慢慢往下放,挖掘机挖到哪里,盖子就下到哪里。
孩子父亲在工地干活孩子刚掉下去有哭声
在距离出事地不远处的一个简易房里,记者找到了男童的父母及舅舅。孩子的父亲坐在床边,一脸悲伤,孩子母亲瘫坐在地上。据孩子的舅舅说,他们是贵州人,来太原已一年多了。
出事的男童名叫杨育杰(音),3岁半。育杰的爸爸和舅舅在工地上打桩,妈妈负责给家人做饭,育杰跟着父母在工地上。说起当时的情况,育杰的舅舅说,当时他们都在屋子里,就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发现育杰不见了,就赶紧跑出去找。在其中一个桩基洞里,他们听到了孩子微弱的哭声。“我们过去时,能听到孩子哭,孩子还在里面喊我呢。”育杰的爸爸杨金山说,当时,他清清楚楚地听见孩子在叫他,他原本想下去救孩子,但担心上面的土往下掉伤到孩子,没有贸然下去,心里是干着急没办法。一开始,孩子的声音还很大,慢慢地就小了。
育杰的妈妈说,孩子平时就在屋里玩,出去了顶多也是在门口玩,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跑到那边去了。想到孩子身处地下几十米的黑洞里,育杰的妈妈几次爬在洞口,声嘶力竭地朝下面呼喊,希望能听到孩子的回音,更希望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安心。但是,洞里一直没有任何回应。
现场架设大型照明灯本报记者拍照来帮忙
时间指向19时26分,天色已暗了下来。现场救援人员紧急架设了多个大型的照明灯,以方便继续救援。此时,离孩子出事已经过去近七个小时了,在场的人们都在为孩子揪着心。
为确定孩子的位置,救援人员又想出了新的办法将一台加装了机顶灯的广播级摄像机捆绑在绳索的一头,吊至井下拍摄视频。但是,这一方法经过试验,也宣告失败。因为摄像机在下至洞内20米左右的时候,镜头上蒙上一层厚厚的霜和泥土,无法拍摄到任何影像。一筹莫展的救援人员,无奈向具备专业摄影知识的本报记者求助。本报记者提议使用照相机上的长焦镜头探寻孩子的具体位置。在消防队员的协助下,记者用长焦镜头拍到了洞内的情况。但是很遗憾,图像上很清楚地看到了氧气管到达的最后位置,再往后被泥水所阻隔,再深处的图像仍看不到。不过,这给救援人员带来很大的提示,必须有专业视频探测仪进行进一步的探测。
现场气温越来越低,孩子的父亲焦急而悲伤:“如果孩子救不活,我也不想活了!”“桩基洞里会比外面暖和,宝贝要挺住,我们都在外面等着你!”杨金山的工友说。
20时30分许,救援人员调来了地震救援使用的蛇眼视频生命探测仪。经过紧张的调试,探测仪开始工作。首次下降了20米,洞内仍不见底,但视频线却不够长了。救援人员只好将探测仪拔出,续接了30米视频线。随着仪器再次一点点地下降,大家始终盯着监视器目不转睛地查看,盼望着能够看到孩子的影子。但是,这一次又让大家失望了,仍然没有发现孩子的影子。此时,救援陷入了困局。
截至23时50分记者发稿时,负责现场救援的太原消防支队从建筑施工部门调来可以深入地下200余米的探测仪进行再次探测。希望这一次能够发现孩子位置,尽快将他救上来。
本报记者刘江 徐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