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业内人士详解银保产品陷阱条款 高收益并无保障

2012年03月13日12:00
来源:西安新闻网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本报“3·15金融消费维权热线”开通至今,已收到二三百条读者爆料电话,其中绝大多数投诉都源于陷入了相关条款的诱人陷阱。通过梳理,我们总结出“高收益”、“随时取”、“高保障”等三大项“问题高发区”,并请业内人士对其中或有风险详尽解读。

“高收益”并无明文保障

  案例:家住长安区的市民周先生向记者反映,他购买的5万元期交保险,宣传材料和销售人员说的是收益6%,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误导,事实上第一年交1万元保险金的确有600元收益,年收益能达6%;第二年保险金为2万元,但收益还是600元,收益降到了3%;第三年保险金变成3万元,年收益仍是600元,收益只有2%。仔细算下来,大多数银保产品所谓的高收益远不如定期存款。”

  点评:银保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保监会已出台相关文件禁止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时将银保产品收益和银行储蓄利率进行片面比较。一般情况下,除保险条款规定有保底利率外,大多数保险产品的分红是不确定的,与当年保险公司经营效益有关,以往年度分红多少只能作为参考,不代表该款产品以后年度的分红水平。

“随时取”要损失本金

  案例:2011年12月,市民袁女士在经九路某银行购买了一款两全保险(分红型),规定每年交30000元,共交5年。由于当时袁女士误以为只交一年,后来才知道要交5年,因无力缴纳剩余4年的保险费,她想退保。“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我,保险未到期可以支取,但是合同中的“现金价值”表详细地列出了未到期支取的扣款比例,要扣我13140元本金。”袁女士表示,此前保险员说可以随时支取,但没想到还扣本金,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疏忽了这一点。

  点评:大多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若在中途(10天犹豫期后)退保可能会有损失,只有当现金价值累计到一定年限达到或超过所交保险费时才比较划算。因此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前及10天犹豫期内一定要慎重考虑所买产品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长期不使用这笔钱。一旦购买银保产品,不建议在短期内(10天犹豫期内除外)随意支取,如确需用钱,可灵活使用保险产品的保单借款功能,以备不时之需。

“高保障”原来是“鸡肋”

  案例:“当时银行工作人员说是存款,另外可以附送一款保险,却不想存款变成了保险产品。”市民罗先生气愤地表示,由于当时是赠送的保险,因此也没太在意,后来看到本报报道才发现这款保险是“鸡肋”,只有意外死亡赔偿并无疾病保障。

  点评:分红寿险产品作为这两年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的‘主力军’,其卖点是‘既有保障,又有分红’,但很多保险销售人员都没有把保障和分红的具体情况向消费者解释清楚。险种不同,保险的保障范围也不同,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开始逐渐推出保障功能较多的银保产品,或配合使用保障功能较多的附加险。 记者 王晓璠 王赫

(责任编辑:news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