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医改趟水的决心来自方向不偏差
在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无疑最牵动人心。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医改已下定决心再深的水也要趟。
三年来,我国医改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尤其在基本医疗保障的扩大发展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重建上,取得了不小成就。首先,改革目标向健康回归,将健康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系重构的最终目标。其次,将健康发展、医疗卫生制度发展纳入到宏观背景中,考虑健康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才引出了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政府主导和公益性导向,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改革基调。
然而,囿于体制性的沉疴和执行力的偏差,在新医改的一些具体政策上,医改依旧陷入了泥潭。比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一些医务人员的收入降低了;医疗保障覆盖虽然扩大了,但医疗费用上升快,患者感受到的实惠不大;政府增加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后,一些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了。甚至也有观点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主导”和“公益性”导向的医改,在方向上出了问题。
针对这些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新医改头三年阶段完成后,下一步如何走?卫生部部长陈竺向社会表明医改的决心,可谓正当其时。但医改趟水的决心,对公众来说,绝非部长的表态就能坚挺起来。新医改“开弓没有回头箭”,应该不仅是指射出去的箭收不回来,希望更是指射出去的方向不会改变。
只有方向明确了,后续的改革工作才能逐渐去解决问题。决定医改决心是否能有成效的医改方向,具体地说,是要把医疗当成一种服务。既是服务,必然存在购买者和提供者,一般称之为“需方”和“供方”。由此,医改需要从供需双方同时着手,需方改革需要解决谁来付费,以及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从而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让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如今医保崛起之后有了强大的需方,于是接下来作为服务提供者的供方医院的改革也亟待深化。尽管过去三年,在供方改革方面措施不少,比如以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为中心的“管办分开”、付费机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等等。但尚未彻底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时至今日,医疗行业依旧存在管制严格,竞争不足的局面。
此种情况下,除了向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医保体系外,对于供方的改革应是未来医改的主要着力方向,也就是要让公立医院在内的供方提升服务效率和供给量,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具体而言,一方面公立医院自身需要改革,盘活存量,对其的价格管制也需逐步取消,使公立医院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同时,卫生行政部门需进一步改变监管方式,真正实现“管办分离”。此外,一个关键之举是放开市场,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并给予其公正待遇,使其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