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是一艘艘拔锚欲行的大船;近瞧,是凌波水上岿然不动的餐馆。曾几何时,“游太湖,吃船菜”成了苏锡等地吸引食客的口号,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在太湖里的船餐馆中,一边品尝味道新鲜的太湖湖鲜,一边欣赏太湖的湖光山色,别具一番风味。不过自2007年无锡“太湖水危机”后,太湖里的船餐馆就因为可能涉及污染太湖水环境而频遭媒体诟病,无锡市将当地多个名声在外的船餐馆关停的消息,更是“坐实”了船餐馆可能污染水体环境的传言。紧邻无锡的苏州,本身就是太湖船菜的发祥地,其船餐馆的数量和规模在太湖沿线都数一数二,名气比无锡还响。无锡的船餐馆关了,苏州这些船餐馆又该何去何从的问题一时间也颇引人关注。
现代快报记者近日接到苏州市民爆料,在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的太湖水面上,仍有10个太湖船餐馆在经营。2007年太湖水危机至今已经5年,2011年11月1日,国务院《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又正式施行,其中明文规定太湖岸线内和岸线周边5000米范围内等处,禁止设置水上餐饮设施。这些船餐馆为何还能够存在?是否像爆料人所称其中涉及地方保护?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记者探访:
船餐馆里面冷冷清清
苏州市吴中区的光福镇地处太湖之滨的邓尉山麓,因其湖岸线漫长,太湖渔船多集于此,很久以前就形成了有“中国内湖第一渔港”之称的太湖渔港,甚至有村就直接命名为太湖渔港村。因此,有地利之便,这里也是最早有太湖船餐馆经营的地方。
5月4日,现代快报记者前往了苏州光福镇,刚进镇区记者就看到了一块竖立在路边的景区指路牌。除了列明光福镇当地的一些诸如“香雪海”之类的景区名称,“太湖船菜”也名列其上。汽车一路开过去,这样的指示牌差不多有好几块。在大约驱车20分钟后,记者就来到了光福渔港码头。因为这里的船餐馆众多,当地人通常把这里叫做太湖船菜一条街。
记者看到,整个船菜一条街就像一座桥,架空在湖面上,沿着这座桥就能通往一个个船餐馆。
这些船餐馆的正面看起来和普通的酒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抵近观察才会发现这些船餐馆都是建在浮动的船只上的,高的有4层,矮的也有2层。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有11艘船,也就是说这个太湖船菜一条街有11家船餐馆。
不过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里却颇为冷清,一点没有食客盈门的迹象,足以容纳上百辆的停车场上只停了一辆小车,每个船餐馆里面都显得冷冷清清,间或看到几个服务员模样的人懒散地靠着餐馆大厅的门,见到记者也不说话。记者甚至看到有几个船餐馆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其中一家进门的踏板路也损坏不堪。
记者随即走进了一家名为“水晶舫”的餐船内,见有客人前来,坐在门口的老板娘黄俊英这才站起身来,询问记者是不是要吃饭。
记者说明来意后,黄俊英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指着空荡荡的餐厅说,“今天中午还没接到一档生意。”
据黄俊英介绍,“水晶舫”是这里最大的一家餐船,上下四层共2500平方米。2000年建造的时候,黄俊英前前后后投入了300多万元,当时看起来非常豪华,顾客也是络绎不绝。不过现在走进这个餐船,看起来却显得十分破旧。记者注意到,舱内有大厅和一个个包间,舱内正中央还设有假山,并且利用太湖水设置了喷泉等设施。但现在这些喷泉设施上面锈迹斑斑,“已经好几年没有开过了”。原本看起来不错的墙纸也大量泛黄、剥落,就连很多家具、摆设看上去也十分陈旧。从敞开的窗口望出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不过靠近船的水面就不是那么入目,水面上漂着的各色垃圾并不罕见。
餐馆抱怨:
“水危机”后面临困境
记者此前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发现,早在1993年苏州市光福镇就有渔民推出过具有渔家风味的太湖船菜。当时并不是日常经营的餐馆,而只是渔民为了赚钱,在不捕鱼的季节里“船头上放两桌”,吸引一些贪新鲜的食客。不过出乎渔民意料的是,这种新鲜的吃饭方式很受食客欢迎,于是太湖船菜的名声就越来越响。一开始渔民们都是用小船做生意,后来生意大了船也变大了,再后来就变成2~4层的吨位差不多在300~500吨的大型水泥船。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太湖船菜发源地的光福镇,鼎盛时期一年接待的食客数量差不多要超过50万人次。
如此火爆的太湖船菜,现在怎么生意这么冷清?记者十分疑惑。“没有办法,自从2007年有消息传出要关闭餐船,我们也不敢投钱装修,外面人也以为餐船关了,由此生意也就不好了。”黄俊英称,其他餐船的状况也大致相同。
黄俊英介绍,自1993年开始,光福船餐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凭着味道新鲜和可以饱览湖光山色两大优势,光福船餐颇有名气,生意也一度红红火火,吸引了苏州、上海等地大量的游客和食客慕名而来,连海外人士都纷至沓来。开船餐也一度成为许多渔民致富的门道。“那时候生意真的好得不得了,停在外面的车都是黑压压的一片,船上餐位爆满,都要提前预订位置的。”黄俊英说,一条船的日营业额就有几万元钱。但到了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太湖领域开始大力整治餐船,生意就每况愈下,“之后就勉强开着,苦苦支撑,现在一天能做千余元就不错了。今年五一期间都没有什么生意。”
“银湖酒楼”的老板娘张建珍也是花去了300万建造装修餐船。她告诉记者,以前生意火爆时,一年不说100万,最起码50万~60万是能赚到的,现在每天都在亏本。生意清淡的原因,主要还是太湖水危机。
“一方面2007年之后很多客人都知道太湖水危机,认为太湖的水质已经变差了,那太湖里的鱼肯定也有问题,所以不少人都不敢来吃了。但这不是主要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在知道有禁令以后,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这里的船餐馆已经全部被拆掉了,所以很多人都没想到要过来吃船餐。”张建珍说,他们这些经营业主同样也因为2007年的太湖水危机有禁令而犹豫不决,“禁令说是要拆除船只,无锡那边的船不是都拆掉了嘛,我们也不知道苏州这里的要不要拆,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就不敢在船餐馆的装修上投钱。装修一下子少说几十万上百万,万一才装修好就说要拆,那不是倒了大霉。但是不装修,船餐馆的硬件条件也是越来越差,现在客人来吃饭都要讲究一个用餐环境,就是有人知道我们这里没拆来吃饭,看到我们的环境也会皱眉头,所以现在就成了恶性循环。”
张建珍说,其实他们也想过联合起来到苏州甚至外地去做广告,告诉食客们光福这里还有太湖船菜,但是一提这个事情,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来帮忙做这个事情,因为大家都晓得政府在整治太湖水环境,宣传太湖船菜不是和政策相违背嘛。
诉求:
盼政府早点拆拿补偿
其实从2007年之后,黄俊英等光福的太湖船餐馆经营者们,就一直在等着政府如何处置这些太湖船餐馆的消息,但他们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个明确的“禁令”。
2011年11月1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第三十条明确,太湖岸线内和岸线周边5000米范围内等处,除禁止新建、扩建高尔夫球场,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外,还禁止设置水上餐饮经营设施。对于已经设置的水上餐饮经营设施,《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规定:“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第六十四条还明确了违反规定的处罚办法:在规定区域设置水上餐饮经营设施的,由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看到这个规定,光福的太湖船餐馆经营者们就等着政府通知,看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拆除方案,可左等右等就是没人来。
“这个《条例》里面明确说我们是属于违规经营的,如果有问题环保部门要来罚我们的钱。到底是能开还是不能开,如果不能开,应该怎么赔偿我们,政府得有一个说法。”张建珍说,为了这个事情,他们多次主动去找政
府,可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感觉想让我们‘自生自灭’。”
张建珍告诉记者,光福的太湖船餐馆1993年开始是少量船只自发经营,到1997年,太湖镇政府(当时太湖镇未和光福镇合并)牵头,加强管理和规范运作,后来他们就要交给当地政府码头费,从最早小船1.5万元/年,后来逐渐涨到7万/年,直到2007年左右餐船经营主反映生意不好,该项费用才被取消。
“2002年前后的时候,也有人提过我们这些饭店开在太湖上面可能会污染太湖,所以我们一直是服从政府管理的,政府说不能排污我们就不排污,政府说要办照我们就办照,不像其他地方的太湖船菜馆。我们这里的所有证照都是齐全的。”张建珍说,他们家船餐馆,除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外,还有海事部门、环保部门的许可证等,“看那个管道就是污水处理管,当初收码头费的时候也明确码头费里面含排污费。我们做生意都是规规矩矩把污水都接管排到专门的收纳箱,再由政府派车子统一拖到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但是2008年以后,就无人管理了,有时候用有时候不用。既然没人管,那我们有些垃圾也就直接排在太湖里。”张建珍指着餐船外湖面上漂着的一些垃圾说。
“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做。”黄俊英话语中也透露着无奈,“我觉得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政府要拿个明确的意见出来,到底是拆还是不拆。如果不拆,那我们就重新装修开门迎客,如果拆,我们这些船都是当初花了几百万造出来的,你政府要拿出一个合理的补偿方案来。”
光福的太湖船餐馆经营者说,当初无锡的太湖船餐馆整治拆除,听说一条船都补偿了好几百万,政府还在岸上专门辟出地方供船餐馆经营。他们表示,如果船餐馆真的也要拆,只要补偿到位,他们肯定积极配合。而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家里的人还要指望靠着船餐馆吃饭。
“生意再惨淡也只能继续经营下去。”他们说。
光福镇回应:
拆除需要通盘考虑
事实上这些太湖船餐管的经营者们为了这事没有少往光福镇政府跑。光福镇太湖居委会书记朱菊生兼着太湖船餐服务中心主任,5月4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为这事情他们也没有少操心。
朱菊生称,长期以来,光福船餐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不但养活了许多经营者,还养活了当地不少渔民和居民。当时发展船餐,也是为了前来观光的游客着想,饿了吃吃船餐,既休闲又方便。现在虽然国务院有了禁令,但是这个禁令只是说不让搞,但具体怎么拆,拆掉以后人员怎么安置,怎么补偿,补偿的标准怎么定都没有谈到,真正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朱菊生表示,目前不管是苏州市还是吴中区对于这个问题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不过保护太湖水环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相信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只不过需要一个时间来通盘考虑。比如说太湖船菜毕竟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说一声全部拆掉是不太难,但是今后是不是要科学规划在岸上其他地方再行安置发展,是不是也要慎重考虑呢?朱菊生透露说,因为现在这些太湖船餐馆都是手续齐全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细则出来之前,镇里也不会干涉船餐馆的经营,现在闹着要拆的,其实只不过是其中4~5家生意不怎么好,做不下去的经营业主。
光福景区总经理俞文娟告诉记者,光福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正是考虑到这些太湖船餐馆的经营问题,所以在镇区范围里都会介绍“太湖船菜”,在光福景区一日游等旅游宣传方面,也大多会提及船菜馆,帮助这些经营业主做生意。
症结:
拆与不拆其实卡在补偿上
“其实不管是开还是不开,最大的症结在补偿上面。按照国务院的条例,这些船餐馆肯定是要拆掉的,但是没有补偿,这些船餐馆的老板肯定不会同意拆的。毕竟之前无锡有餐船在拆除时,当地政府在补偿方面是出了血本的。”有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船老板听说无锡拆船的时候一条赔了几百万,就也提出要拆可以,一艘船赔500万。就算政府答应拆除的时候赔偿这些船主,你算算一共11条船,每条500万就是5500万元。整个光福镇去年一年的可用财力才1个多亿,会花5000多万这么一个大数目吗?根本就是脱离实际。”
知情人士称,当初这些太湖船餐馆是租用了政府的码头,缴纳码头费做生意的。现在生意不好,政府免除了码头费就是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但话说回来,其实这些开饭店的行为都是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肯定有风险,船都是经营业主的,新的政策出来有风险,业主不承担,光想着把风险转嫁到政府头上怎么可能?
“再说根据《条例》规定,应当是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也就是吴中区作出责令拆除或者关闭,而且拆除的费用是由违法行为人,也就是太湖船餐馆的老板承担的。”知情人士说,“意思就是不光没有补偿,拆除费用都要这些船餐馆的老板承担,你说这可能吗?所以政府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索性就拖一拖,待考虑周全了再说。”
环保:
手续齐全拆除餐船缺细则
吴中区环保局对于光福存在的船餐问题也很清楚。5月4日,该局水污染防治科科长汪君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过去这些年,经由吴中区政府、苏州市和吴中区环保部门协调,一共审批了10多条餐船。考虑到餐船油污水可能对太湖水体的侵害,当地政府曾投资了不少资金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每条船上设有污水箱收集船上所有污水,再由抽水泵抽到陆地上的污水池统一处理,绝对不容许污水排入太湖,污水池处理后放出来的水都是达标的。对于固体垃圾实施统一收集,每天都有清捞船打捞水面漂浮物。“这样船餐基本对太湖影响不大了。”汪君奇说。
同样出于保护太湖水环境的需要,这些年他们一直经常去抽检船家的环保设施,2007年后再也没有增加船的数量。汪君奇坦言,近两年去抽检的少了,主要是船餐渐渐地减少了,生意也下滑,污水排放量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不过一旦有人举报他们涉嫌排污,他们会马上查处。据他们统计,现在光福仅剩下了10条正在经营的餐船。
对于《条例》中的拆除和关闭船只规定,汪君奇说,光福餐船都是合法、合理经营,经过环保部门的审批的,审批之后没有废除,因此强行拆除或者关闭并不是十分好操作。
汪君奇说,在吴中区东山镇也有一批情况类似的船只,共有7艘,在去年刮大风时有一艘沉了。“从安全角度,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状态就是餐船都不开。”汪君奇透露,环保部门也在督促光福、东山政府做工作,从老百姓情感上讲,提出必需的补偿可以理解,但缺乏相应细则文件,执行困难。
律师:
建议双方协商处理
江苏正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大纲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光福目前现有的餐船都取得了环保许可证,那么这些餐船就是合法经营的。虽然《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新增了“禁餐令”,使其变得“不合规范”,但《条例》仅仅规定“应当”拆除,而不是更加严厉的“必须”拆除,而且没有给出更加详细的实施方案,比如拆除的最后期限,以及是否补偿,如何补偿等内容。因为如果真的要涉及到拆除,肯定回避不了行政强制执行中间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细究起来比较麻烦,也很容易引发行政诉讼。因此在保护太湖环境这个大前提下,餐船经营业主和政府部门双方都应该坐下来好好协商,看看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