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中山路图与本地的牛车水,两地的文化有不少相近之处。中新社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当中,那些来自中国福建省的,因为在文化上与本地华人中最大的福建社群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加上福建话又是这里最普遍的方言,他们在融入本地社会方面,是不是因此多了些便利?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探究。
更容易理解本土文化 来自中国福建省漳州市的张毅刚来到新加坡求学的时候,原本没有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福建籍贯的人,福建话的普遍程度也让他感到惊讶。毕竟他觉得自己是出国了,谁知道新加坡这个新环境竟然和自己的家乡有如此多相似之处。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刚来到新加坡的第一个星期,他去了小印度走走看看,想见识印族同胞的风土民情。当他走到一家商店想买东西时,那个印族老板看到他是一个华人面孔,直接就用福建话和他攀谈,让他吓了一跳。
他后来才逐渐发现,在新加坡不但是福建人讲福建话,其他籍贯的华人多数或多或少也懂一些福建话,甚至印族人、马来人有些也有说些简单的福建话,这让他感到特别亲切,就像回到了家乡的熟悉感觉。
26岁的张毅来到新加坡已将近10年,虽然并没有觉得自己因为会讲福建话而带来特别直接的便利,也没有遇到那些非得用福建话交谈的场合,但是他认为,懂得福建话给他带来一种优势,那就是更容易理解新加坡的本土文化与语言。
他指出,本地的“新式英语”(Singlish)当中掺杂了很多方言词汇,一些语气助词和句子结构也比较像方言。本地一些地方、路名、人名的英文名称是福建话音译,不懂福建话的人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但他就觉得很容易理解。
如今在这里待久了,听到周围有人说起福建话,他也觉得习惯了。这个环境,他现在不觉得陌生,但也或许是已经习惯了,当初的亲切感却反而没有了。
他说,现在的情形是,“我前几年去北京旅游的时候,突然听到附近有几个人在用Singlish交谈,反而觉得很亲切。”
在新加坡的这些年,张毅很少用福建话和周围的本地朋友交谈,他尽量讲华语,但福建话却时不时地会在生活中突然出现。比方说,小贩中心的大婶会用福建话问一句“要不要喝水?”,这么普通的一句话,来自中国其他省份的朋友,可能无法理解她在问什么,而原籍福建的新移民听起来就毫无障碍了。
也会观赏一些本地制作的电影,如《小孩不笨》、《老师嫁老大》等,他提起其中梁智强电影《钱不够用2》里面的一幕,电影中饰演老母亲的黎明不停地问儿子(程旭辉饰)“吃饱没”,让他捧腹大笑,也开心地让在家乡的父母一起观赏那个片段。
要是他不懂福建话的话,那么这个笑点,就可能无法捕捉到。这或许是一个共同方言所能够建立的一道文化理解的桥梁。
也告诉记者,当本地人问起他从中国哪里来的时候,听到“福建省”这答案,对方似乎也会觉得比较亲切,或会用一两句福建话和他攀谈。
由于本地华人中,属于福建籍贯的比例最高,因为有一种相似的文化背景,让从福建省来的新移民感觉到比较不陌生,加上口音相近,也比较有一种亲近的感觉,这有助于他的融入本地社会,交到更多新加坡朋友。
熟悉的文化习俗 张爱平中医师(49岁)同样来自中国福建省的漳州,在本地定居4年多了。他当初是受聘于新加坡中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最近合同到期,自己出来开了一家中医诊所。
张爱平说,自己懂得福建话,确实为沟通带来很多方便,和病人、学生或客户交谈,经常都会用到。
来新加坡之前,他已经知道这里有很多福建籍贯的华人,毕竟很多祖辈是以前中国南来的“过番客”,自己以前在中国时也有遇过回乡探亲的新加坡人,因此来到这里看到很多人会讲福建话时一点不感到意外,只是他却没想到,这里有一些印族人或马来人竟然也会说简单的福建话。
张爱平现在已是本地公民,他觉得融入本地社会一点都不难,而且觉得周围很多人与事,和他的家乡非常相近。
他说,本地的中国新移民当中,有很多是来自中国北方,但是好些本地人并不知道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他自己就觉得在一些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甚至处事方法等方面,自己和本地人反而比较接近。
最让张爱平感到亲切的,则是本地的歌台和一些小吃。他说:“小时候在家乡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看到有人搭歌台,我们叫"对台戏",来到新加坡也看到这些歌台,台上唱的歌也很熟悉。”
现在在他的家乡,歌台反而少看了,随着乡里很多年轻人都到城里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这种传统文化逐渐淡化,歌台文化反而在新加坡保存得很好,留着他对歌台的一种童年回忆。
此外,一些食物如红龟粿、萝卜糕、笋粿、春卷等等,都是他小时候经常吃的小吃,这些拥有家乡味道的食品,如今在家乡也可能都不常见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好多旧的、传统的东西都被冲淡了。
张爱平说,这些童年时代经历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反而在新加坡更能够感受到,感觉中这里很接近自己的成长环境。
福建话没想象中普遍 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土木工程系四年级的杨燕燕,来自福建省泉州晋江。在她小时候,经常有些远房亲戚从南洋回到福建探亲,大家会说起南洋一带有很多福建人,因此她印象中就觉得这里会有很多人懂得说福建话。
来到这里之后,她倒是觉得福建话在本地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普遍,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也没什么必要用到。
杨燕燕注意到的是,真正会用福建话交谈的几乎都是老一辈的,年轻一辈的本地人会讲方言的已经不多了,能够以方言流利沟通的就更少,而且这里的环境也没有说方言的必要,本地人交流的时候主要还是以华语或英语居多。
杨燕燕说:“我真正需要用到福建话的场合并不多,除了去参加民众俱乐部的一些活动,如过年和圣诞节期间当义工,到老人院去探访老人时就可以用方言和他们交谈和沟通。”
此外,她也参与会馆举办的活动,如中秋节聚会,她说听到那里的长辈说的方言就像妈妈说话一样的音调,感觉真的特别亲切。她也只有在这类场合,才会有机会接触到福建话。
杨燕燕说,自己来自福建的身份以及懂得说福建话,并没有带来什么明显的好处或优势,但来到新加坡后相对来说不会像很多来自北方的同学一样,感觉到一种文化冲击,而是对这里的文化习俗都觉得很自然,因为大家的文化背景本来就相似。
比方说中元节时,四处有搭歌台的活动,也有各种祭拜仪式,这些民间习俗有不少是福建人的传统,因此看到了并不会觉得奇怪。
她举例子说,中元节期间,学校食堂里还会有一张桌子摆放着供品,是由食堂的小贩一起贡献的。对她而言,这是很平常,一点不感到突兀的现象,但是对一些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奇怪,甚至认为这是迷信,而不知道这是一种民间传统,是一个祈求平安的仪式而已。
“福建话”应该是闽南话 新马一带习惯用“福建话”这名词,这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中国福建省流通的只是一种方言,其实不然。早前来到南洋的福建人,其实大多来自闽南一带,所以这里所指的“福建话”,也就是“闽南话”。
其实,闽南话主要分布在厦门、漳州及泉州这几个沿海的闽南城市,再往内陆移,闽西和闽北地区的方言可是和闽南语相当不同。
杨燕燕说,闽南各地所说的闽南话也有所不同,这里的福建话和她家乡的闽南话就有所不同,这她并不感到意外。当然最大的不同是,本地人说的福建话,往往会加入其他方言及马来语词汇,因此有时候她确是没听懂对方的意思。
由于自己说话口音和本地人比较相近,在和本地人谈话的时候,杨燕燕不时被误以为是马来西亚人。
本地华人当中,福建籍贯几乎占本地华人人口的一半,是本地华人中最普遍的籍贯。除了福建会馆以外,还有29个闽属会馆,数量是本地宗乡会馆之最。
不过,福建会馆秘书长沈美霞受询时指出,他们并没有特意为来自福建省的新移民举办什么活动,因为只有本地公民才能加入会馆成为会员,会馆举办的活动也是为了会员,虽然当中有一些新移民,数目不多。
沈美霞指出,会馆的宗旨主要还是在于推广教育、华文和文化等方面,所以没有特别针对新移民而办的一些活动。
福建留学生联盟 另一方面,来自福建省的中国学生,却也可以通过参加福建留学生联盟,与本地人加强联系,促进他们更融入本地社会。
这个四年前创办的联盟,附属于晋江会馆青年团,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庆祝各大节日或出游等,让青年团成员和福建留学生联盟更加熟络,加深彼此的友谊。
就有参与这个联盟的活动,包括元宵节庆典和爬山等,这让他认识到不少本地朋友。由于新血的加入,也吸引更多本地青年积极参与这些会馆活动。
今年11月,第七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将在本地举行,估计到时会有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福建人来参加,是历来人数最多的大会。
这个三年一度的大会首次在新加坡举办,负责筹备的是福建会馆。来自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福建人代表,从11月22日起一连四天,将就文化、经济和传统文化课题进行交流;政治与社团的代表也将受邀针对不同课题发表演讲,届时将会成为福建人的一大盛事。(赵恺健)
作者:赵恺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