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对于绵阳紫荆民族中学在建成1年半后便遭拆除一事,绵阳市政府称“是万达集团的私自行为,绵阳市政府并不知情”。
5月22日,对于绵阳紫荆民族中学在建成1年半后便遭拆除一事,绵阳市政府称“是万达集团的私自行为,绵阳市政府并不知情”。
不过,万达集团对此行为似乎也有苦衷,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告诉记者,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是该地段最后一个搬走的,“几乎成为了钉子户,如果我们还不拆除修建新楼盘,那么明年上半年的开业计划将会被推迟”。
不过,据绵阳市国土局介绍,即使在目前,万达广场项目依然有违规之处,“它已经超高,对于绵阳民航局的飞行训练造成了干扰”。
记者采访到绵阳市招商引资局第四科科长李泽,其专门负责对接万达广场项目,对事情原委知道比较清楚,向记者讲述了万达广场绵阳拆学校的幕后细节。
“存在规划和论证不充分”
《21世纪》:绵阳紫荆中学的修建背景是?
李泽:1993年,绵阳市政府援建阿坝州修建了绵阳民族中学,资金由绵阳市政府全部承担,而当时的绵阳师范学院亦让出6.88亩土地供民族中学修建使用,但实际可用地仅4亩左右。
由于占地面积狭小,绵阳民族中学仅修建起一个教学楼,一个住宿楼,一个篮球场,其余设施均与绵阳师范学院共用。而在2008年遭受汶川地震的损坏后,由于香港教联会、香港政府对绵阳民族中学的重建捐赠了部分善款,因此被更名为绵阳紫荆民族中学。
《21世纪》:当时香港方面的态度是什么?
李泽:绵阳师范学院搬迁后,影响到了民族中学的教学,因此无论万达来不来,民族中学都会搬迁,但只有万达来了,民族中学新的校址才会有这么大的投入,若没有万达集团进入,仅仅依靠绵阳市的财政无法支撑紫荆民族中学的扩建。2011年绵阳市和香港教联会协商后,教联会对方案表达了赞同态度,香港教联会说,用200万的投资换取了7000万的项目,傻瓜才不干,并当场捐赠了10万港元给民族中学。
《21世纪》:从目前的情况看,市政府当时的规划是不是存在问题?
李泽:2009年6月,绵阳紫荆民族中学启动灾后重建计划后,2009年10月,万达集团在和绵阳市政府签署框架性协议后,首先选中了绵阳市南河区,并计划修建五星级酒店。随后,绵阳市政府开展了对于待拆迁区域的数据前期搜集工作,但根据绵阳市政府的统计,南河片区218亩的拆迁面积需花费26亿元人民币,数据反馈至万达集团后,万达集团认为要价过高,并一度产生退出绵阳市场的想法。最后绵阳市政府和万达集团反复协商后,最终选定了绵阳紫荆民族中学的所在地。
万达集团对于绵阳紫荆民族中学的性质并不知情,而当时绵阳市政府亦承诺将配合万达集团做好该地段的拆迁工作,当时并未对绵阳紫荆民族中学的问题有充分的考虑。而在汶川地震后,绵阳市政府对于灾后重建的规划存在操之过急的方面,而在2009年修建紫荆民族中学时,存在规划和论证不充分的情况。
拆除行为政府不知情
《21世纪》:绵阳紫荆民族中学被拆除一事,当地政府是什么态度?
李泽:我们当时和万达集团签署了协议,声明在未获得香港方面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私自拆除紫荆民族中学,目前对于万达的私自拆除行为,绵阳市政府已经对万达集团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后续或许将有处罚措施出台。
《21世纪》:万达集团是如何取得绵阳紫荆中学的土地使用资格的?
李泽:万达集团在绵阳的实际投资规模约在40亿元左右。而在涉及包括绵阳紫荆民族中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电信、邮政家属区的土地及附着物,土地面积共计130亩,万达集团的花费是5.33亿元人民币。其中还包括给当地居民无偿修建300套拆迁安置房,据我所知,万达集团在绵阳的购地成本已经高于了其在国内某一线城市的购地成本,绵阳市政府不存在和万达集团的灰色链条关系。
《21世纪》:这7000万的修建资金从何而来?
李泽: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未来新校区7000万建设资金中,其中有5000万元来自万达集团上述5.5亿元的购地花费,而剩余的2000万由各方筹集。
《21世纪》:香港教联会称绵阳是变更了紫荆民族中学土地的用途才进行告知,是实情吗?
李泽:我不清楚。在万达集团2010年8月与绵阳市政府签署实质性投资协议后,对于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未来的处置,绵阳市政府和香港教联会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在2011年11月30日达成协议,声明同意民族中学的学生进行搬迁,但不同意拆除现在的学校。
事实上,今年5月7日,香港发展局还特意派出了工作人员来到绵阳,协商紫荆民族中学的处置事宜,并约定在5月24日再次协商,但在5月19日晚,紫荆民族中学便遭到了万达集团的私自拆除。
延伸阅读:绵阳回应中学被拆:选址投7000万重建
回顾:四川重建中学被拆建豪宅 香港拟追回拨款
香港发展局支援四川重建小组组长麦齐光18日在接受一个电台的访问时证实,由香港政府拨款和教育界募捐所得重建的绵阳一所中学,已经遭到地方当局拆毁,以便腾出地方作为建造一个豪华式商住综合工程之用。香港政府目前正考虑向当地追索有关的拨款。[详细](大众网)
760亿元地震捐赠去向调查:80%捐资进入政府账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支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他们为期半年的调研,这些来自公众个人或企业腰包的钱,极可能80%左右流入了政府的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
这个数据,在这支团队的负责人邓国胜看来,很值得玩味。在不少西方国家,救灾时政府一般不接受民间捐赠,即使接受了,也会将钱交由民间组织去花。但在中国,事情显然不是这样。[详细](中国青年报)
对于汶川地震4.8亿巨额善款流向的追问:善款账本
“汶川地震的捐款,是基金会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额度的捐款,如何花好花到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说。汶川大地震,中国慈善捐赠的额度突破历史记录,这一年被众多慈善公益机构称之为慈善元年,而相应产生的问题是,对善款流向的追问,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详细](经济观察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