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产搬迁到生态补:鄱阳湖候鸟保护观变迁
新华网南昌5月26日电(记者 罗鑫)世界环境日临近,江西鄱阳湖畔的吴城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一只由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扮演的“大白鹤”。下课铃声刚响,一群孩子欢呼着将“大白鹤”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白鹤是当今地球上极度濒危的物种之一,以"白鹤"自述的形式与孩子们互动,旨在从小提高孩子们的保护生态意识,加强对珍稀候鸟的认识与热爱。”工作人员舒国雷说。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和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国、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抵鄱阳湖越冬。在此越冬的白鹤占全球总量的95%,直到来年春季方才逐渐离去。
5月底,白鹤、白枕鹤、鸿雁等越冬候鸟群落已陆续北迁。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沿湖11个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却没因为候鸟北迁而停下宣传保护候鸟的步伐。
从1983年成立鄱阳湖保护区到现在,近30年来,鄱阳湖畔的村民已由过去的捕猎候鸟,到慢慢拆除捕猎工具“天网”,再到如今自觉保护候鸟的方向逐渐转变着。
在鄱阳湖三个保护管理站工作已逾16年的伍旭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对鄱阳湖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致使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当时作为鄱阳湖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的珍稀候鸟生存状况堪忧。”伍旭东说,“收缴非法捕猎工具,对违法村民进行经济惩罚。从1997年开始,专业打雁队基本销声匿迹。”
然而,收缴和打击只是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不让老百姓因为保护候鸟和环境而返贫,要让他们在保护环境中获益,这才是长久之计。”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书记吴和平说,鄱阳湖畔一些村民在保护区的引导下,通过转产、外出打工、异地搬迁,不但生计未受影响,生活条件不降反升。
永修县吴城镇一家养殖场老板聂九一从小就生长在鄱阳湖畔,起初和许多村民一样,认为买卖鄱阳湖候鸟理所当然。后来通过保护站工作人员的讲解,意识到捕杀、买卖候鸟是违法的,于是想到了转产。聂九一便开始依托鄱阳湖得天独厚的广袤草洲开办养殖场,如今聂九一的养殖场规模已是吴城镇最大的养殖场之一。
吴和平告诉记者,为了保护鄱阳湖核心保护区,保护区对位于其中的大湖池、沙湖两个渔场300余名村民,在附近县城进行搬迁安置。
“从湖区搬到县城后,打工收入比以往更多、更稳定。安置房比以前更大,小孩读书也更方便。日子越过越好了。”现在在横峰县打工的原大湖池渔场村民吴金东告诉记者。
目前,鄱阳湖保护区还聘请了30多位村民组成巡湖信息员队伍,成为破坏湿地、偷捕偷猎候鸟的有效监督者。伍旭东说,下一步还将在11个保护站发展集农家乐、观鸟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期望能惠及更多湖畔村民。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江西省将建立健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新条例的执行和落实,将为湖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罗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