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了,这趟曾经重庆最打挤的公交车,现在已是乘客稀少,只有两辆车还在运行。
一张简单的告示贴在了101路起点站:“红旗河沟开往重庆大剧院的101路公交车,6月2日正式停运。”
老重庆一定会为此感慨,因为他们知道,101路的兴衰,完整地记录了这座城市几十年来的变迁。
那个时候起步价还是4分钱
101路是我市公交番号数字“2改3”之后,位列“天字一号”的公交车,其前身11路车,也是重庆最早的燃油公交车线路之一。那个时候,起步价4分钱。
那还是在1965年,嘉陵江上尚未横跨大桥,江北最主要的一条公交线就是11路从观音桥到江北城的下横街。11路车连接的江北嘴码头,是重庆繁华所在,解放后,重庆港务局设立江北港务作业区,这里成为了重庆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一片繁忙。
还清晰地记得上面这一切的,是11路车的首任队长魏忠舜,今年75了。1966年嘉陵江大桥通车,全城盛事,11路车线路也变为上清寺到下横街。“我记得,11路车最初全程车票是1角6,那时候的起步价是4分钱,这条线已经算长的了。”魏忠舜说。
请叫它“几内亚”“古巴”
如果你坐过11路,那你应该还对那打挤的线路留有印象吧。“那个时候,驾驶员下车去推车门边的人是常事,多少驾驶员都在推门的时候被夹伤过手,而门夹人更是常事!”魏忠舜回忆,11路车很多车的门都是弯曲的,就因为人太多了。
11路车当时是16个车在跑,不过对于这条线路来说,还是太少。“那时候,江北最主要的线路就是这条,江北城居民区人很多,沿途有长安厂、三钢厂等大厂,五里店也是大站,还有茅家山、溉澜溪菜农背着背篼来挤车。这个车被戏称为‘几内亚’(挤车受累受压迫)、‘古巴’(需要估倒爬窗户上车)。”
为了解决挤不上车的问题,11路后来换了铰接车,但还是挤得很,“特别是下横街到上横街的坡,华新街到观音桥的坡,上横街到茅家山的坡,铰接车满载乘客,换成一挡也爬不上坡的时候,好想下车去推一把。”江北城的老居民赵玉华“痛苦”地回忆着。
衰落从江北城的拆迁开始
1982年1月1日,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嘉陵江客运索道建成,票价一角钱。而这是11路公交车遇到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因为在下横街坐索道5分钟就能到沧白路,比坐11路转1路电车快了N倍。嘉陵江索道开始运营时就日均载客12000多人次,最多时为25400人次,曾经挤11路车的人,很多都改挤嘉陵江索道了。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新的公交线路开进了江北城,隶属于重庆公交公司一总站的11路车,在1986年变为了重庆第一公交公司101路车。而番号“2变3”也反映了我市的公交车越来越多。不过,101这个“天字一号”留给了11路车,则肯定了这趟车曾经的辉煌。
不过,真正让101路车走向衰落的,是江北城的拆迁。“上世纪80年代后期,江北城就没有什么新房子修起来了,江北城只留下了一些不用赶上下班时间的老人。”赵玉华说。2002年12月,沉寂了半个世纪的江北城旧城改造启动,江北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整体搬迁。2005年11月19日,江北城道路建设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江北城已经没有居民了。
随着拆迁,江北城也只剩一片黄土,江北嘴的码头功能被九龙港和寸滩港取代,101路也就此退出了江北城,班次也削减了不少。
为重庆市民服务了47年
5年前,魏忠舜的女儿魏晓容当了公交一公司一分公司的书记,接过父亲的班管起了101路。“没想到会和101路有这样的缘分,我记得爸爸管101路的时候,我还是娃儿跟着101跑,售票员都认得我,现在101路已经没得几个人坐了,和当年相比,觉得还是多失落的。爸爸手里诞生的线路在我手里消失。”魏晓容笑着,却摇着头。
江北城这几年的建设,让101路于2009年6月18日回到了江北城,但只有5辆车在运行。而到江北城去玩的市民虽然不少,但很多人自己都有车,没车的市民也多数选择坐班次更多的861路。
就这样,101路公交车逐步报废,到现在只剩下了两辆,半个多小时才一班。而就是这两辆,明天也不再开动了。
就让那47年未曾停下的车轮奔驰在记忆的隧道里吧!
首席记者 凃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