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央企与公众的误会在哪儿
2006年的一天,李伟阳受邀来到北大百年讲堂交流。身为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处处长,他交流的题目自然不离本行。然而,当屏幕上刚刚出现“国家电网”几个字时,有人就举手说:“你们国家电网还讲什么社会责任,把电价降下来不就什么都好了吗?”之前,国家电网刚刚发布了中央企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晨回家要经过国家电网的办公楼。在那幢堪称宏伟的建筑前,她想的是:“这个公司真有钱,我毕业后要是能进这里就好了。”王晨说,她完全不知道国家电网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什么,更不清楚国家电网想了什么。“一些中国企业让人失望。他们捐款做慈善也不过是搞噱头。有的企业连对顾客负责都做不到,更别奢望它关心社会了。”
这两幅画面近日交汇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青年态度·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启动会上。
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公众热门话题,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业绩品牌渐成过去,社会价值品牌已成主流。而此时中国企业正日益显露出自己的勃勃雄心。这就不得不对社会责任给予格外关注,尤其是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中央企业。
中央企业也的确在交自己的答卷。在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中央企业都发挥了积极的表率作用。然而,这却远不能让公众满意。实际上,针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批评比比皆是。诸如“与民争利”、“慷人之慨”、“止于捐赠”的指责和质疑,常常让中央企业陷于被动和困惑的流沙之中。
问题出在哪儿?
矮子里的将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远远领先于民营企业,甚至高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中又以中央企业为最好。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除了在具体项目上发力外,在体制创新上也多有努力。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外宣办一处处长周泉生表示,通过6年的摸索,中国石化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从“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口号开始,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始终将社会责任置于肩上。“我们持续保障能源供应,支持经济增长;我们安全运营,打造安全型企业;我们低碳发展,助力环保;我们关爱员工;我们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
去年,中国石化还聘请了12位来自高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社会监督员,以更加开放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内力外力结合改进自身工作。社会监督员有权反映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公司总部、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违法违纪和不规范行为,也有权收集社会公众、各类组织机构对中国石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最近,中国石化还从董事会层面成立了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以董事长傅成玉为主任委员。“此举旨在从顶层的设计入手,对我们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建立起整个公司全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周泉生说。
国资委掌门人王勇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颇为肯定。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他说,中央企业至少在5个方面表现良好:为国家财政作出了积极贡献;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工作;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
尽管如此,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仍不容乐观。在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中,国有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为32.8分。只有1家企业处于卓越者阶段,20家企业处于领先者阶段;21家企业处于追赶者阶段;10家企业处于起步者阶段;47%的国有企业仍在旁观。其中不乏中央企业的身影。有的中央企业至今未发布企业报告。
在社会上,中央企业各种不负责任的消息更是时有流传。
“不是中央企业做得太好,所以他们处于先进,而是其他企业做得太差。所谓"矮子里拔将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一位专家如是评价。
缺了什么
对于自己的短处,国资委有自己的认识。国资委曾就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进行过专题研究。课题组调研后提出,治理基础薄弱导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中道停滞,无法持续健康发展。另外,重“事后总结”轻“事前规划”导致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弱化为总结工作,无法有计划、系统性地推进实践。
毫无疑问,配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有力推动社会责任工作的基础,但在现实中,多数中央企业仅由现有处室兼职管理社会责任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也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导致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薄弱、能力不足,很难制定战略、促进融合,使社会责任管理很容易虚化,管理虚化又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管理出现务虚的错误定位,反过来又影响到责任治理建设,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出现中道停滞的窘况。
课题组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责任战略和发展规划是推动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的前提。无论ISO26000、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还是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都将制定社会责任战略、确定履责优先项作为在明确社会责任理念后,需要随即开展的工作。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现实路径却是一种“事后总结”模式,很少有企业明确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规划,导致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无计划、欠系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者,绩效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日常管理的根本抓手。在现实中,企业很少将责任绩效列入个人、单位和部门考核,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很难在企业运营各环节中落地。上述局限性使得一些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在经历了三四年的发展之后,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仍处于追赶者阶段。
没有人干,没有动力干,没有好办法干,自然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也不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指出:“人们许多的不满,尤其涉及垄断和收入分配等,企业本身是没有办法的。它们是中国经济改革阶段性矛盾的深刻体现。央企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你不可能指望它们靠履行社会责任解决出身问题。很多时候还要看国家是不是愿意把这份福利让给百姓。”
王晨则表示:“公众现在对于央企社会责任履行的不了解、不满意,恰恰体现了我们的民众对于央企社会责任履行很关注,也很期待。”
透明即价值
去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上,他说,央企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稳定和扩大就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服务回馈社会,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表率作用。
国资委则屡次表态,要积极引导督促中央企业走“社会责任之路”。其副主任邵宁就曾说,国务院国资委将通过制定发布央企社会责任指引、开展社会责任评价、开展优秀社会责任实践征集活动等措施,推动央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全面提升中央社会责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2012年,所有的央企都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李伟阳说,自从2006年发布了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国家电网了解社会认知和企业自我认知。“做的过程中让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恐怕绝对不仅仅是沟通方式的变革。”
他认为,中央企业除了要对社会责任有正确认识、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外,更要加强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使企业更为透明化。“以前整个中央企业都有个问题,就是我们所作所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可是,你是一家企业,而且是社会公众型企业,不是一个内部机关,如果没有透明,就没有责任可言。”
他认为,透明度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价值,因为这是积累全社会的社会资本。中国人是缺乏信任的,信任来自沟通、交流、合作。没有透明度就不会有信任。没有信任全社会的资本就在下降。“一个企业要思考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透明策略,向谁透明、透明什么内容,透明方式怎么衡量,怎么样的制度应能完成这种透明,完全没有。这需要全社会,需要国资委,需要国务院、中央企业的共同努力。”他说。
正是基于如此的现实,《中国青年报》启动“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活动。自6月1日起至10月底,主办方将依托中青在线(www.cyol.com)网络平台,以“青年态度”为旗帜,通过设立央企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评价,促进央企与公众良性沟通、互动。(董伟)
作者:董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