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皖南:“非遗”中国式守护
新华网合肥6月7日电(记者高福海蔡敏朱青)绵绵细雨轻拂过黑白分明的徽式马头墙,落在古老青石铺就的天井里,安徽省南部黄山脚下休宁县的这栋老宅子重复着300年来的“四水归堂”。年已古稀的第七代“万安罗盘”传承人吴水森静静地坐在太师椅上,目光注视着儿子吴兆光进行着罗盘制作最关键的步骤安指针。
1915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中国罗盘就诞生在这家老店里。“那个罗盘是爷爷和太爷爷一起做的。”年轻的吴兆光抬起头,怀念地看着墙上祖先的照片。年仅28岁的他已经学习了18年罗盘制作。
数百年来,无论负债经营、叫卖街头,抑或产品供不应求、远销海外,延续家业历史和宗族使命一直支撑着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代相传着这些“指尖上的艺术”。
罗盘是中国古代广泛用于航海、探险勘察和军事上测定方位的科学发明,而在民间,罗盘则是人们测定宅基朝向的必不可少的工具。1723年,吴国柱在休宁万安镇创办“吴鲁衡”罗经店至今,他的子子孙孙们忠诚地守护并传承着这门手艺。
选料、中草药打磨、用祖传陨石磁化指针,中国家族式的传承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从不含糊。“上世纪70年代,我父亲毅然辞去了公职,全心投入到罗盘制作的事业上。那时候市场行情不好,母亲常常从工资里拿出钱补贴生产。”
事实上,对祖先手工艺的忠诚成了众多散落在皖南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关键。
在“与世隔绝”的黄山北麓太平猴坑,“太平猴魁”茶叶因其古老的制作技艺及神秘的产地而蜚声世界。海拔700米的猴坑“凤凰尖”上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清朝末年,猴坑茶农王魁成用祖传的制茶手艺做出了同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的猴魁。今天,王魁成的后代王念平和20余户人家依然在远离繁华的凤凰尖上祖祖辈辈地用传统工艺传承着猴魁茶古老的芳香。
数百年对祖传手艺的忠诚如今让一些传承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当然也有人仍在困境中苦苦坚守。
凤凰尖上的高品质猴魁眼下比黄金还要昂贵。“每户茶农年收入上百万元。”猴魁核心产区黄山区新明乡乡长王新文说,全国各地茶商在短短的茶季中纷至沓来,顶级猴魁因为其量少甚至“有钱也买不到”。
万安罗盘同样因其繁复的手工艺而供不应求。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门融合了古代智慧和中国神秘风水学的器具成了人们收藏和研究的对象。作为国家首批“非遗”传承人,吴水森在百年老店里制作并出售的罗盘已经远销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类似于剪纸的平面镂空艺术撕纸,因为市场空间小、入门困难、关注度相对较低,一直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快节奏的时代,很少有年青人愿意继续从事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工艺,经济收入也是最大的障碍之一。”黄山市撕纸艺术家蒋劲华说。
同样作为“非遗”的休宁“五城茶干”传承人洪光明则对祖先留下来的手艺抱着更现代的想法。他的工厂是中国少数不顾经济利益而保留传统手工环节的豆制品工厂。
“我的女儿决定继续读音乐专业的研究生,我不会强迫她来继续做豆腐。传统的精髓要保留,但我们也在创新、研制更好的配方和技术。”洪光明借鉴海外经验,开发制作出“黑豆茶干”,这种创新让祖先的技艺受到了现代市场的欢迎,从而具有了年轻的生命力。
自2007年起,中国先后被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已近1500名,国家给予他们物质和政策上的扶持。今年6月9日,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文化部首设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以进一步促进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作者:高福海蔡敏朱青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