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风景独好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博士夫妻贾立德、李婷
新华网酒泉6月10日电(记者赵薇、白瑞雪、巩琳萌)2008年秋,博士毕业的贾立德从青山绿水的湖南长沙一路奔向西北,3天后灰头土脸地到达目的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最后3个半小时乘汽车穿越戈壁,觉着自己在大漠孤烟中越来越小,27岁的贾立德拨通妻子李婷的电话:“这儿有点荒。”应答很淡定:“到了?到了就说到了的话。”
李婷向来话不多。得知贾立德被分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她说:“你怕啥呢?大不了我跟你一块儿去。别人能待,我们也能待。”
2002年同时进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李婷,博士毕业比贾立德晚了一年。比起繁华都市,偏远宁静的航天城对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的两个博士有着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学了一身功夫,想找个地方比划比划。”
贾立德报到的第二天,正是神舟七号发射。还没掌握大漠天气规律,他穿着短袖衬衫挤在密密匝匝裹着棉服的人群中。火箭托举飞船升空的那一刻,冻得浑身哆嗦的他内心一片狂热:“多么近啊,这就是国家航天事业的第一线。”
贾立德很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总体室施展开了拳脚。飞船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舱体要在组装前进行检漏,这是确保飞天安全的重要地面保证措施。怎样让检漏更加严密?初出茅庐的贾立德瞄准了这个问题。
检漏间实验每两小时进行一次监测,每一个完整的实验需要整整24小时。持续战斗半年多,最终获得满意的实验数据时,李婷也毕业来到了中心。
成绩优秀的李婷本可留校,但她扎起长发奔向西北风呼啸的航天城,奔向自己的爱人。夫妻俩同在总体室工作,贾立德在地面设计组,李婷在航天器组。各管着天上地下一摊事的小两口,偶尔还为业务上的问题吵架拌嘴,跟当年同在一间研究室学习时一个样。
神舟九号任务准备期间,李婷接到“火箭飞行数据事后快速分析软件”的研发任务。把飞船送入太空后,火箭的使命已经完成,但科研人员的跟踪并没有结束,对火箭的姿态、轨道、状态、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遥测和分析,既是对此次任务的评估,也是为下一次飞行任务积累数据和经验。
以前这些参数靠人工分析,要3到7天才能判读完毕。如果软件开发成功,十几分钟就能对所有数据完成自动分析和判读。
李婷扎进数据里,贾立德也被“烦”得够呛,一行代码写不出,对待工作“一根筋”的李婷会在半夜对着幽幽月光发呆,在校时成绩出类拔萃的贾立德,依旧是妻子的良师益友。几万行的软件做下来,他为妻子的进步自豪。
夫妻俩很少有时间陪陪3岁的女儿琪琪,但他们并不想把女儿送出小小的航天城。两个人都爱这里的单纯沉静,他们说,“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电动车钥匙不拔可以随便停在路边。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内心也会宁静善良。”
而对于当初的选择,两个人依旧感恩、骄傲。从见证神舟七号、亲历神舟八号到期待神舟九号,贾立德说两个人是“打一仗进一步”,“我们很庆幸,这里是最大、最美的舞台。”
作者:赵薇 白瑞雪 巩琳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