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家私立养老院,条件很好但费用昂贵 |
郑州养老院公立住不上 私立住不起 便宜的住不成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公立的得排队,私立豪华的价太高,便宜的飞苍蝇
河南商报记者逯彦萃郑筱倩
编者按
一直在说的老年社会,突然就真切地到来了。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省60岁以上老人达11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7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7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6%。
河南已处于“资深”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群体安度晚年?除了家庭养老外,社会化养老是大势所趋。
但目前,全省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约为26.2万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约为18.6张,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30张的水平。供需矛盾可见一斑。
从今天起,我们将以郑州为样本,剖析养老行业的困顿与危机,并探寻行业的出路和未来,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从容应对养老挑战提供决策参考。
电影《飞越老人院》中有句台词:老了,老了,连一张属于自己的床也没有……郑州,正上演着这句话的现实版。
人物档案
赵玉华(化名),75岁,郑州一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工资每月1700多元,自去年老伴“走”后,和女儿生活在一起。有糖尿病。4个月前摔了一跤,生活半自理。
女儿小陈,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家庭收入每月近7000元。夫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母亲,赵玉华要求去养老院。
小陈于是开始奔波寻找,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一段煎熬的经历。
公立养老院
床位爆满,100多人排队
7月9日上午,小陈来到郑州市航海路上的一家公立养老院。
“健身房、老年人网吧、图书阅览室、中央空调、电梯,每个房间里都有电视、电话、紧急呼叫系统,24小时供应热水。”小陈边看边听工作人员介绍。老人们有的在院子里聊天,有的在走廊里散步……不能自理的老人也被护理得很周到。按照收费标准,每月1000元床位费,450元护理费,约400元餐费,小陈觉得能承受。可想住进来,必须排队。
工作人员说:“200张床位已经住满,登记排队的有100多人。等多久没准。”自去年开始,床位就一直紧张,养老院不得不把器材搬到阳台上,在活动室、会议室里都摆上床位。
豪华养老院
条件“五星级”,就是住不起
7月9日下午,小陈来到郑州南郊一家新建私立养老院。
五星级酒店般的大厅和前台,19层的大楼,1至3层是医院,3层以上是养老院,共有500张床位。走廊是防滑地板,墙壁都有扶手。房间里是漂亮的壁纸、木地板、独立卫生间,阳台摆放着茶座。楼下就是街边公园。
小陈被深深吸引,她觉得这才是母亲养老的地方,等自己老了也来这里。当工作人员说每月收费4200元时,她从“幻想”回到“现实”。
听说荥阳有家私立养老院环境特别好,7月10日,小陈来到这里。房间宽敞明亮,晚上也有特护。开心农场、老年大学、书画室、康复室……这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老人。根据赵玉华的身体状况,工作人员开始算费用:住四人间,床位费1200元,护理费4800元,餐饮费700元,合计6700元,而二人间则需要7600元;预存可以打折,比如存21万元打六折,每月还能补贴上千元的利息。
这数字让小陈如遭重击。返程路上,她又拐到西三环一家规模较大的养老院,环境过得去,费用也在3000元以上。
“经济”养老院
价格低,可苍蝇、蚊子乱飞
为了找到便宜点的养老院,7月11日上午,小陈赶到中原路西四环附近一家私立养老院。
床头黑色污垢清晰可见,天花板上挂的节能灯是房间唯一的“电器”。
一个房间里,两位老人相对而坐,逆光下,他们如同两张黑色的剪影。
厨房里,几个没有穿白大褂、不戴帽子口罩的厨师正在盛饭,苍蝇、蚊子就在馒头、米饭上飞舞。
房间里,一名“护工”端着碗米饭,正一勺一勺、连续不断地往一位老人嘴里塞。老人不会动,不会说,咕哝着嘴只能呻吟,紧接着“哇”的一声,满嘴的米饭全吐了出来,伴随着阵阵咳嗽。
小陈逃也似的离开,尽管工作人员一再强调:半自理老人每月费用只有1200元左右。
中午,心有不甘的小陈又赶到农业路上的一家养老院,但一走进半自理区的大门,就被刺鼻的异味儿熏了出来。
工作人员解释,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整天在房间里泼尿,护工只能不断打扫、不断消毒。
另一家养老院,刚进走廊,一群苍蝇被惊扰起来,几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不见愁容也不见笑容,只有沉寂。
互动
明天,我们去哪里养老?
三天时间,小陈跑了十几家养老院。
一边是性价比合适但一床难求的公立养老院;一边是环境优雅、服务周到但归入奢侈消费的豪华养老院;一边是收费低廉但条件恶劣的简陋养老院,小陈看来,这就是郑州养老院的“三重门”。
但每一重“门”都不属于自己。
小陈开始自责,原来自己竟没有能力为母亲创造一个舒适的养老环境;而恐慌也开始弥漫,等自己老了,又该怎么办?
你是否有像小陈一样的经历,是否对此有感慨和思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