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到90后”暑期支出对照 从个位数到五位数
“一到暑假,钱包指定要瘦身。”这几乎已经成为家长暑期的魔咒。补课、学才艺、上培训班、夏令营、旅行、购物……虽然暑假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学生需要花费的项目却一点也不少。
算算账,很多家长甚至发现,暑假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甚至已经超过自己8个月的工资。
然而,忙着帮孩子“充电”的家长们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暑期是如何度过的?记者调查70后、80后、90后的暑期支出,对比发现三代人支出已经从个位数变成了5位数。
“70后”富裕家庭
暑期账单
课外书:2元
补习班:0元
游泳:约3元
电影:1元
总花费:6元
出生于1975年的雷蕾是典型的北京姑娘,父母当时都是央企职工,独生女,被捧在手心长大,属于同个时代条件较好的家庭。
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初二升初三时的暑假,那时没有所谓的补习班,学校会统一发放暑期作业,书店的辅导书非常有限,一般大家很少去购买,“开学了,老师会统一订,买课外读物顶多2-3元钱。”
电视节目很少,暑期最大的消遣就是去少年宫游泳,那时北京最好的水上乐园的学生票也才3元钱,少年宫游泳只需要1元左右,约了同学,最多一个暑假去4次,顶多再买上一瓶5分钱的北冰洋,算是顶级享受了。有时,家里会带她看电影,用学校发的学生券买便宜的票,一场电影1元钱。
“我的年代,父母几乎没有长远的教育子女的计划。如果条件不错,而且觉得有艺术天赋,就送到少年宫学习小提琴等,培训费也才100元左右。”雷蕾说,那会儿没有所谓的旅游,最远的地方就是学校组织的京城近郊游。
雷蕾感叹,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却也很不幸。“家长怕孩子出事,很少给他们自由去外边乱跑。我们那会儿过完暑期,肯定会晒得跟黑炭一样,一个大院儿的孩子都认识,总凑在一块。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玩伴。”
“80后”暑期账单
英语培训(大班):550元
学习用品(辅导书):58元
北戴河2日旅游(家庭自驾):1300元
总花费:1908元
刘静1987年出生,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当记者采访暑期成本时,细心的刘妈妈特意从柜子里找出了刘静初三时的家庭记账本,辅导书、培训班……
“她初三时,我一个月的工资不到2000元,全花在她身上了。”她告诉记者,2000年给孩子报辅导班已经很普遍,但大都是查漏补缺,课程收费很少超过1000元,“我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升学考试女儿的英语成绩不太好,于是给她报了英语的课程。”
暑期趁着周末,自己开车带着孩子去北戴河旅游,“一般暑期都会带她去玩,当时条件有限,都是国内游,承德、北戴河等北京周边省份去得比较多。”
在刘妈妈看来,80后的一代人,学生时代的暑期生活是最幸福的,比70后物质条件好,也没有现在孩子的课程负担。
“90后”补习费用
超父母俩月工资
“一对一”精品补习班:
380元×60个课时=22800元
美国太空训练营:32000元
衣服、学习用品:2000元
电子词典:600元
手机:2900元
总花费:60300元
张先生的女儿今年初三毕业,早在女儿没参加中考前,他就已经找了一家专业补习机构为女儿高中三年的课余时间做了具体规划,并为此支付了4万元,所以对于衔接班本来没在他的计划里。
如今,暑假已过了大半,再过一周女儿的新学期军训就要开始了,此时再回过头来算账,这个不到两个月的暑假,张先生已经在女儿身上花费了他三个月的工资,外加季度奖。
张先生说,其实从他女儿上小学3年级开始,每个暑假他都会让女儿离开北京,出去走一走。
今年夏天,张先生更是直接将女儿送到了美国太空训练营。
“虽然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但她回来后确实对太空有了新的认识和感知,如果由此她又多了一个兴趣,我觉得这个钱花得很值!”张先生说。
记者调查
为了使调查更加真实,记者在70后、80后、90后各选取了5个北京的家庭,限定家庭是双职工,暑期调查的时间范围是“初中”。
三代人暑期支出:个位变5位
调查中,记者发现70后是暑期生活最为丰富多彩的一代人,作业少,大量业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5个70后中,3人的暑期支出是零元,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女孩暑期支出6元左右,剩下的一个1973年出生的男孩不仅没有支出,还暑期去做鸽子笼打工,补贴家里近50元钱。
80后一代人的经历颇为相似,5个被调查者中,4人的支出集中在1000元—2000元,最后一人由于没有暑期培训,也不曾去旅游,暑期消费只有学习用品的300元。平均暑期消费1472元。
90后的账单看来相当吓人,被调查的5个家庭中,孩子的暑期支出分别是12280元、23600元、60300元、31000元、124000元,平均消费50236元。
最少的孩子一个暑期的花费是12280元,家长为孩子安排了钢琴、奥数、英语和东戴河旅游,花费最多的一个竟然超过了12万,家长带孩子去欧洲游学。
通过对这些家庭的调查,记者发现,从70后到90后,暑期培训、课余生活等支出费用从一位数变为了五位数,花在孩子身上的“投资”呈现上万倍的增长,但家长的平均月工资涨幅却只有20倍。
暑期支出与月工资对比
年代 月平均收入 占比
70后 300元 1/50
80后 2000元 3/4
90后 6000元 8倍
暑期培训:013
通过统计数据,记者可以明显看到,三代人参加暑期培训的数字是013的递进。
70后根本没有所谓补习班,80后每个孩子平均会在暑期参加一个培训班,大都集中在英语和数学,而90后的孩子负担则相当重,平均参加的学科类补习班至少2个,此外家长还会安排学习一个特长,有钱的家长让孩子学钢琴,没钱的则选择笛子等乐器。
课外休闲:近郊国内国外
暑期除了学习,当然就是玩儿,但三代人的玩法区别相当大。从调查的结果看,虽然活动空间是从家门口到了国外,但孩子能自由支配的游戏时间却缩小了。
70后大都是“野路子”,院里的孩子下河捉鱼、跳皮筋、丢沙包,最远也不过到香山、颐和园去爬山,如果是重点学校,每年还能享受一次近郊春游。而这些基本是不存在任何花费的。
80后则比较老实,因为担心外面不安全,家长会勒令呆在家里。那时电脑刚开始兴起,也还并不普及,不会整天泡在网上玩游戏,最大的时间消耗大概就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家长偶尔带着出去放风旅游,但仅限国内,消费一般也不会超过300元。
90后的暑期课余活动,用家长的话说“区别仅在于是出国还是没出国”。
专家
孩子过暑假
查漏补缺才重要
对于学生的暑假生活安排,北京二中副校长许柬认为,孩子上学期间本来就很辛苦,而暑期其实是一个查漏补缺、边玩边学的过程。
因此暑假期间,家长应该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让孩子返璞归真。这样,既能节省暑期开支,又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许柬还强调,中国家长普遍缺少锻炼孩子自力更生的意识,所以从孩子未来发展需求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出发,应该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计划能力,从小启蒙他们的责任感,以助于孩子更加全面地健康成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